最小刚满1岁 泸州首支“汪汪队”成为蓝朋友最佳助手

2021-10-26 18:11: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泸州观察 周梦颖 龙欣雨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摄影报道

戴手套、套上训犬马甲、换上抢险救援服,10月25日上午10点,刚吃完餐食不久的搜救犬追风,一边吼叫,一边用前爪扒拉着铁门,仿佛在示意门外正在穿戴装备的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队训导员周顺——“自己已经吃饱喝足,想要外出训练一番”。

前一秒还在犬舍里乱跳的追风,在周顺打开犬舍门的那一刻,安静了下来。乖乖坐在地上,等待主人为它套上牵引绳,去距离犬舍不到100米的训练场开展日常训练。

泸州消防犬——追风

从昆明到泸州

泸州消防史上首支搜救犬队成立

追风是一只马里努阿犬,去年9月28日在云南昆明出生。今年,它已成为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成立的首支搜救犬分队中的一员。

另外还有5只搜救犬,闹闹、布鲁斯、虎妞、妞妞和土豆,也是追风的“队友”。目前,搜救犬分队主要有马里努阿犬(简称:马犬)和德国牧羊犬(简称:德牧)两个品种的犬只。它们与6名训导员长期在泸州警训基地里生活和开展日常训练。

“今年3月份,我们去昆明培训的时候,追风只有6个月大。经过3个多月的训练和相处后回到泸州,现在已经1岁了。”周顺说着,用手指挥着追风,让追风紧挨着自己,准备进行基础服从科目的训练。

进入训练状态的追风,眼神时刻关注着训导员周顺。周顺慢走,它就紧贴着慢走,不快不慢;周顺慢跑转弯,追风也紧贴着周顺的左腿,一步也不落下。

追风在训导员的指挥下爬上障碍物

据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队班长刘洪斌介绍,搜救犬分队主要开展基础服从、废墟搜索、野外搜索、箱体搜索和血迹搜索等科目的训练。对于狗狗来说,基础随从科目难度相对较大。

为啥?“这个科目要求人和犬要保持在50公分以内的侧面距离,不论训导员行走、转弯或者慢跑,犬的肩胛骨不能超过或落后于训导员的身体,才算达到规定标准。” 刘洪斌说,让一只狗狗一步一行跟随训导员的步伐走,考验默契度和熟悉程度,也考验犬只的耐心和敏锐度。

作为泸州消防史上第一支消防搜救犬队伍,6“名”搜救犬“战士”将参加火灾、爆炸、地震、塌方、滑坡等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承担起复杂环境下的生命搜救任务,成为泸州消防队伍综合救援的强力“助手”。

平均每天训练8小时

搜救犬“哄”成了消防员最佳“助手”

每天,6名训导员都会带着搜救犬们开展至少8个小时的训练,如攀登障碍、箱体搜索等。攀登障碍主要是训练搜救犬,平衡力、爆发力等各方面的体能素质;箱体搜索,主要训练狗狗掌握找人的技巧。

“在训练时,会增加干扰物去干扰狗狗的嗅觉,以此增加搜救犬在执行任务时的难度,从而加强它在这项技能的能力。” 刘洪斌说,虽说马犬的智商、灵活性、服从性、可训性都非常突出,是最佳工作犬,但现在队伍里的马犬年龄都在1岁左右,性格活泼调皮,日常训练得哄着来。马犬一般到3岁至7岁的时候,才会逐渐成熟,更加服从指挥。

因此,现在开展日常训练的时间不能持续太久,只能循序渐进,并且对待犬,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比如要在它们兴奋的状态进入训练,兴奋的状态下结束训练,这样训练效果才会好。”刘洪斌解释,训练时间持续时间过长,它们会产生抗拒心理,变得沮丧,这样训练下来不仅效果不佳,而且下次可能它就不愿意出来训练了。

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和磨合,如今,每位训导员都能掌控和指挥各自的犬只。“以前刚开始接触妞妞的时候,还需要用食物、玩具来诱导它配合,吸引它的注意力。现在出来训练,基本都不需要带‘零食’了。”训导员刘欣烨说。

刘欣烨带妞妞爬过障碍物

所谓“零食”,就是训导员们利用狗狗们平时吃的犬粮,磨成粉末,搓着小圆球,制作而成,用来奖励搜救犬的“小零食”。

据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犬类对气味和听力有着特殊的辨别能力,在分秒必争的救援现场,消防搜救犬是最受指战员和群众欢迎的“特殊武器”,也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消防搜救犬队伍的组建,对加强泸州消防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将集中力量发展搜救犬专业力量的建设,加强专业性训练、提升梯队结构等,努力形成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的搜救犬建设发展体系。

妞妞与训导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