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父母的偏执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2016-08-23 16:35:58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时评编辑:庞山岚

11年前的2005年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11年后,李婧磁大方坦承,自己连初中试卷都考不及格。父亲李铁军也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方 面均学艺不精。但李铁军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说,他在培养一名伟大的科学家。(8月22日《成都商报》)

现实生活中,与李铁军有着同样想法的父母还是不少的,他们本身往往还是或者至少自认为是某方面的佼佼者,拥有自己在家教育好孩子的时间和水平。只是,能够像李铁军这样“有勇气”让孩子离开学校的,还是少之又少,毕竟,个人的力量很难拗得过强大的社会惯性。

可是,敢于挑战社会惯性虽然看上去很勇敢,却未必同时也意味着很明智。因为,社会惯性之所以存在,自有其道理,人类千百年的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总结,也自有其合理之处。对这种惯性提出质疑的人,自己确实发现了更好的方法当然是一种可能性,但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却可能是质疑源自对这种惯性的合理性、科学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后代的教育问题上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受教育者集中的同一个地方,由父母之外的专门人员,按照不同的学科,分别进行多方面知识的教授。在教育发展的早期,家庭式的教育也是存在的,但也大都会通过聘请家庭教师或私塾的形式进行,施教者仍然多是父母之外的人,而受教育者也往往是多人一起。

人们在谈到通过学校教育“学到东西”和“学不到东西”时,对“东西”的界定,往往集中在知识层面,即通过课本、实验等获得的专门学科的知识。但是,学校教育给人带来影响的显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哲学上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恰恰是学习与人交往、建立起社会关系的过程,而且,在学校中这一建立的过程更加高效。

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会与人相处,同样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学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习成绩不佳的人踏入社会后却如鱼得水,事业成就和社会贡献并不亚于成绩优秀者,有时甚至更好。这其中,在校期间建立的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学到的与人相处之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实,那些脱离学校教育的个别成功者,其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离开学校后学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而是因为其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仍然给被教育者创造了系统学习多方面学科知识、接触不同人群的机会。像新闻中的这位父亲一样,既不能为孩子提供系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环境,又不能为孩子提供与同龄人和社会接触机会,却试图“培养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其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女儿“想在25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说明,她想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这位偏执的父亲所在乎的,却是自己的某种理想在女儿身上的实现,而不是女儿的未来。只可惜,这样一位父亲因偏执而犯下的错误,其后果却不得不由女儿来承担。这一事例,可为天下有此想法的父母们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