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泸州二……

2017-09-21 15:35: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正元

爱吃的人是可爱的,善于制造美食的人更是温暖的,如果一座城市的人都爱吃,都善于制造美食,那无疑,这座城市注定充满着欢声笑语。

清晨的钟鼓楼,勤劳的清洁工刚刚打扫完街道,晨曦中,位于钟鼓楼西侧的:左肥肠面馆早已客满为患,早起的上班族自行选择着这家老字号面馆里的各色面条,当然,招牌面、肥肠面最受青睐,这个面可根据自己的胃口来选择大碗或小碗,选好了告诉服务员即可,一分钟左右,冒着热气的肥肠面已经出锅,水叶子面浸泡在老板私密熬制的肥肠面汤里,最上面老板特意放上几块肥肠,肥肠早已在汤锅里熬的软软绵绵的,让你肯定先夹起一块放在嘴里嚼着,面汤的味道比较特别,一层红油覆盖在面汤上,飘香出来的秘制味道让食客们不顾面条的烫嘴,大口大口的汤和着面,叽里咕噜几下就能吞到肚子里去,面条吃完,最后还要再吹吹依然还在滚烫的面汤,再用筷子夹起加在面汤里的大头菜和韭菜段,直到面汤喝完,碗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意犹未尽的买单。第二天清晨,这个熟悉的味道依然又会吸引你不自觉的再次走向这家:左肥肠。

一座喜欢吃的城市一般都绝不会缺少各式小吃,市府路的猪儿粑自然也就在泸州小吃排行榜上成了一块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这种小吃是需要蒸出来的,糯米作为原材料,有点像包子的制作过程,这个馅儿也是发明者精心调制的肉馅,再加上点点小豆腐块儿,放笼屉上蒸,一定时间后,打开满是雾气的笼屉盖,食客们买来几个猪儿粑,拍不急待的夹起来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殊不知,猪儿粑里那个喷香的油早已顺着你的嘴角流了下来。我记得在我有记忆开始这家小吃店就已经存在了,豆腐脑、鸭儿粑也是这家的经典招牌小吃,名气早已声蜚泸州。

长江边上的城市美食家,自然而然对鱼的烹制有着得天独到的心得,葱花鲫鱼,就是泸州人餐桌上的一道明星大菜。

鲫鱼的刺比较多,自然肉质就特别鲜嫩,食用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小心翼翼,在厨师烹制的程序里,肯定少不了川菜的灵魂,泡姜泡辣椒和豆瓣酱,至于使用的多少,那就要看这位厨师对这倒菜的理解和自己的心得,鲫鱼放进这锅调好料的汤里,再次让鲫鱼的肉香味和进汤里,直到完全融为一体。鱼肉还没有煮烂,刚刚好能用筷子完全的夹起一条来放进碗里,再用勺子舀出些许鱼汤在碗里泡着鱼肉,再仔细的剔除鱼肉里面的鱼刺,直到放心了,开始食用……这个过程看似麻烦,但是快乐却在其中,一边去盆里挑选着鲫鱼,一边剔除着鱼刺,一边聊天,开心处,快乐时,干上一杯,我想,这才是生活。

夜幕的降临自然在街头巷尾就会冒出无数出来宵夜的身影,宵夜的下酒菜要求香、麻辣、简洁。自然,风吹排骨也就成为了食客们的首选,

上好的猪排一般都来自古叙深山里的老山猪肉,腌制好,挂在通风的地方,时间越久,越是久而祢香,老板把煮好的排骨均匀的载好后端上桌,不用筷子,随手拿起一块门牙撕下一块贴在骨头边上肉,嘴里慢慢的嚼着,让肉香味儿跟着自己的口水再咽下去,这个特有的香味儿走进胃里的时候,你打饱嗝都能带出这个让你无法忘却的排骨香。当然,餐桌上少不了凉拌的素材:凉拌折耳根,泸州人百吃不厌的一道凉拌菜,根部和叶子都可以吃,北方人叫这玩意:鱼腥草。辣椒、花椒、酱油、醋,调和完了后就是这么简单的端上桌即可,也有的老板会加上少许生的菜籽油,我个人偏爱这么吃,吃到最后,这个生菜籽油的清香味儿居然在嘴里逐渐泛出了丝丝的甜味儿,越吃越香,这个菜也可以搭配青笋片一起凉拌在里面,爽口、清香、麻辣是这个菜的基本特征,不信外地的朋友去泸州瞧瞧,泸州人的酒桌上一般都会有这个菜。

激胡豆,这个除了泸州,外地人根本搞不懂的菜,也是佐酒的一个好东西,制作也不复杂,在铁锅里不停翻炒干胡豆,直到胡豆都开始在表皮泛起焦黄状,温度到达了一个极限,再起锅倒进碗里,把旁边调制好的底料全部淋到高温的胡豆上,再拿别的碗扣上,不让温度跑出去了,真正的精华就在这个时间里,麻辣、酸、蒜味十足的底料在高温的胡豆里被胡豆拼命的吸收着,些许时间后,干瘪的胡豆已经把调料里的滋味吸收了个饱饱涨涨,温度也下来了,夹起一粒胡豆送进嘴里,葱蒜咸酸辣麻瞬间让你的味觉细胞完全打开,口水益出,和着豆香味在嘴里咀嚼,品味,感受,爽心暖胃的感觉也就留住了所有食客。

食材全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万千不同风格的食材与食物有机的组合成一道道在舌尖留香的佳肴,需要人们的聪慧与勤劳,一座城,一个家,餐桌上温暖四益的美味引诱着热爱这个城市,这个家的泸州人千百年来不断的创新,丰富着这个城市的餐桌,我想,生活的真谛也许就在一碗一菜里,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吸引着你匆匆回家的,也许就在这一碗一菜里吧。(廷小果)

作者:廷小果,70后,业余作家,古蔺人。目前就职于北京某跨国集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