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伊 王扬勇 黄黎 陈易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按照中央和省委、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年初,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善德精医践初心”为主题系列医疗服务提升活动方案。2021年更是医院的“服务提升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提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向,让患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就医模式背景下,同样享有安全、便捷、公平、暖心的就医服务。因此,这半年以来,贯穿医院中心工作的高频词汇就是“服务”。
25个职能部门入驻导医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服务”,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的高频词
“左边是专家,右边是教授,前面是书记院长,这样的义诊互动活动太好了。”6月18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龙马潭区启动“建党百年百名党员为百姓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体验义诊活动的市民刘大爷感慨地说道。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中4位临床专家的带领下,医院聚全院之力,组织了一支强有力且阵容大的义诊专家队伍,“组团”走到群众中,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医院各个学科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的专家。义诊现场,群众有了被专家教授“包围”的感觉,这与平时在医院里患者围着医生的就医体验很不一样。100人的义诊团,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今年“服务提升年”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围绕“服务提升年”,医院把患者的就医体验放在心里,确定了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向,从小窗口、小调整、微联动等系列小举措入手,多维度优化“服务”路径。而医院每个微小的改变,是对患者传递的暖意,让患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就医模式背景下,同样享有安全、便捷、公平、暖心的就医服务。
小窗口5分钟完成新生儿落户
4月13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三楼大厅,家住碧桂园的康先生和妻子在医院大厅新设的新生婴儿落户窗口前,给刚出生的宝宝办理户口。5分钟后,一本崭新的户口本从小窗口递了出来。
在医院5分钟“一次性”办完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的体验,让康先生点赞:“我是甘肃户口,爱人的户口在泸县,以前给孩子上户口我们需要回泸县当地的派出所办理。医院这个便民服务举措太好了。”他刚给小孩取好名字,就迫不及待地跑来上户口,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
康健中心院区的产科,很受准父母们的青睐。此前,新生儿办理户口登记比较复杂,需在医院办理完出生证后,再回父母所在地的派出所落户,有时候还会因为材料不齐而多次往返。今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江阳区公安分局合作,在康健中心院区开设“小窗口”试点落户。
5分钟完成新生儿落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小窗口”不小,它的开设,每月至少能为康健中心院区400个新生婴儿的父母减少往返于医院和派出所间的奔波之累。不仅是医院的新生儿,周围的居民也可以到康健中心来办理新生儿落户。这样的快捷有温度的服务,群众很喜欢。
此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还以患者为中心,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就医流程。医院微信服务号已实现挂号、缴费、报告查询、智能导诊等基本功能,挂号预约时段更是精准到了30分钟内,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也避免了门诊重复排队的情况;增设报告自助打印区、多点设置人工补打报告点等,开通电子发票打印、病历邮寄到家等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医院还逐步投入人脸识别系统、检验检查自助开单、检验检查一站式预约平台等服务,将进一步节约患者看病时间,方便患者就医;增添共享轮椅、自动售货机等便民设施,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牢记大型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敢于从内部动真格,“刀口向内”,站在患者的角度优化服务路径。为此,医院对各部门做了小调整,开展“行政职能部门全心全意服务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全面提升职工满意度、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简称“双服务、双提升”)专项工作。
今年,医院党政、后勤25个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统一排班,在门诊部现有的导诊服务基础上,定点、定时参与门诊导诊工作,支援窗口部门、临床一线,为患者提供暖心助诊服务。小调整是动作小但影响不小,行政与临床的无缝对接,让很多临床科室面对患者久而不决的事情能迅速解决。
医院还邀请专业团队开展“打造服务标杆窗口”项目,围绕服务礼仪规范、职业形象塑造、窗口现场管理、异议处理等方面,在医院开展为期5天4夜的“手把手指导+面对面培训”集中辅导,优化就医流程,让每一位附属医院人都成为医院优化服务路径的窗口。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依托省“三监管”平台,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处方”纳入微腐败范围进行坚决整治,持之以恒地规范医疗行为。
医院将“控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党政联席会、全院干部月度例会和各科室例会宣传“控费”的意义、目标和任务,让“控费”深入每一位职工的内心。同时,医院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实行临床科主任绩效管理任务制,将“控费”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实行定期考核评价。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在完善投诉管理相关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医德医风定期巡查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每年开展医德医风专项考评,每两年开展医德医风评优评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手术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缩短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成立了预住院中心和日间手术管理中心,有效缓解患者“一床难求”的难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着力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推进MDT(多学科会诊模式),为疑难杂症患者提供一站式高水平的医疗诊治服务,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不断建设高层次平台,提升学科建设含金量,倡导新技术开展,强化技术引领作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管理、信息、服务、患者安全、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照工作重点,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聚焦老百姓看病难、贵、繁的问题,内外发力、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就医流程,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微联动党建医联体 让23家成员单位服务共享
今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党建的力量重塑医联体凝聚力,跳出传统模式,组建党建医联体。4月17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班子牵头,与川滇黔等地23家医院共同组建党建医联体联盟,通过政治理论的共学、组织建设的共建、资源的共享、文化的共处、人才的共育五项措施,推动各医联体单位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全面统筹、共同参与的局面。
党建+医联体,实际上就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将服务与需求一一对应,实现一对一的进修培训和帮扶合作,从而把管党治党贯穿医联体建设的全过程。
党建医联体让23家成员单位服务共享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党建不分级别,没有公立民营之分,我们的党建医联体覆盖范围扩大到省内外,突破地域、医院级别和体制的局限,23家成员单位既有基层医院也有三甲医院,既有专科医院又有综合医院,既有公立更有民营医院。我们希望通过党建的引领作用,再推行赋予一定内涵的渐进式改革,用全新的理念盘活医联体建设,助推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再共同提升西南地区的医疗资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说道。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着“党建共建、惠及基层”的理念,携手23家医院开展特色主题党员活动日、红色讲堂、义诊活动等,进一步丰富党建文化、交流党建经验、探索党建模式,进而加强医疗业务、管理、服务及学科发展,最终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互助共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援藏援彝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服务触角:开展藏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下派基层医务人员;新签订医疗集团合作协议;签约家庭医生为社区群众服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江阳区政府签订区域卫生合作框架协议,以医疗帮扶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惠及百姓。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乡村振兴”继续开展在凉山、甘孜、阿坝等老边少地区开展医疗对口支援“传帮带”等专项工作,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