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高陈林 江丽娜)当下是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甜美多汁且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果粉欢迎。但是,荔枝虽好,也不能贪嘴,否则你知道可能出现“荔枝病”。
“荔枝病”的起源是在印度的一个荔枝产区—“印度穆扎法尔布尔地区”,一到每年的6月份左右,就有很多人会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疾病。要注意的是,从印度此地区的数据来看,此类疾病的患者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发病的过程中会同时出现低血糖,在排除了多种可能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之后,最终将荔枝锁定为“诱病因素”。
什么是荔枝病?
通俗易懂地说,“荔枝病”是因为连续进食大量荔枝引起的以低血糖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过敏、低钾血症、室性心律失常、麦粒肿、口舌生疮。“荔枝病”的最初症状为饭量大减,多于清晨发病;以头晕、头痛、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手脚冰凉、出大汗、口渴、饥饿、腹痛、腹泻,严重患者可出现突发昏迷、阵发性抽搐、脉搏细速、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皮肤紫绀、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荔枝味甜,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荔枝和荔枝病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荔枝当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a-亚甲环丙基甘胺酸两种毒素,当食用大量荔枝后,我们的身体会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糖类物质进行弥补,但是荔枝当中存在的这两种毒素恰好抑制了糖异生的进行,以至于出现“低血糖”的问题。
荔枝含有的主要是果糖,大量进食荔枝后果糖会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然而,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吸收入血后,必须由肝脏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利用,大量摄入果糖,机体不能进行转化,便会发生低血糖。
那是不是就不能吃荔枝了?
凡事都要有个度,虽然荔枝与荔枝病有关,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吃荔枝了。从患病原理上来看,“空腹吃(体内糖原储存不足)”和“大量吃(毒素摄入量较大)”是患荔枝病的核心因素。所以,不空腹吃,体内自然就会有足够的糖原,这样一来就不会启动“糖异生”,没有了糖异生,毒素是否会抑制糖异生也就会变得无关轻重;限量吃,吃完全成熟的荔枝,降低毒素的摄入量,安全系数更高。
也就是说,荔枝是一种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水果,只要做到“不在空腹的时候食用”和“限量吃”就可以放心品鉴,千万别在饥饿的时候拿荔枝当饭吃。
如何预防荔枝病,发生荔枝病应该怎么做?
1、吃荔枝的同时或前后,最好也吃些富含碳水化物的食物,如白面、大米;
2、吃荔枝后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慌等,应立即摄入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粥、馒头、面包、大米饭、饼干等;
3、如果患者出现了神智不清,则不要再擅自喂任何食物或水,以免发生窒息,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4、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成熟荔枝采摘后在非冷藏环境下保存期很短,果农往往在荔枝七八分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摘,以便延长保存期,这样会导致荔枝中抑制了糖异生的次甘氨酸A含量依然较高,此种荔枝普遍带有部分绿色。根据现有资料,我国荔枝品种有十三种或以上,几乎所有品种的成熟荔枝都是红色或暗红色,绿色或半绿半红的荔枝并不是完全成熟的荔枝,各位荔枝粉在选购时要提高警惕。
那荔枝究竟应该怎么吃?
1、不建议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2、食用荔枝严格限量。建议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宜超过5颗。
3、不吃没成熟的荔枝。是否成熟不能简单从荔枝颜色判断,更多从试吃口感判断,未熟的荔枝口感不佳,偏酸涩。
4、糖尿病患者禁食或者慎食荔枝。
既然荔枝病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那糖尿病吃“荔枝”降糖吗?
答案是:“绝对不能!”荔枝本身也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食用一定量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危险程度比高血糖更甚,可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