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CP!泸州医护版“牛郎织女”的爱情原来是这样的

2021-08-14 11:18: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赖谦)既是伴侣又是同事!在医疗行业,有一种CP叫双职工夫妻!在七夕到来之际,我们从泸州市中医医院众多的双职工夫妻中,选择了三对夫妻进行采访。下面,我们就去听听市中医院版“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甜!命中注定的缘分

夫妻档案

丈夫:丰泸市中医院安全保卫部工作人员

妻子:杨清明市中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

婚龄:将近10年

爱情故事:生命中的那个人,她(他)没有早一点或晚一点,恰好就在那时出现了,然后,便点亮了彼此的人生!2010年盛夏的一天,红星派出所来了两个大学生女孩,其中一个女孩的身份证掉了,另一个陪同她前来补办的女孩便是杨清明,她的老家在四川达州,当时大三暑假期间正在泸州医学院实习,接待她们的民警正是丰泸,他是地地道道的泸州人。当时丰泸尚在红星派出所担任辅警,那天本不该他值班,跟同事调班后才有了这段奇妙的缘分。

“当时外面天气太热,我和同学办理完手续后就赖在派出所里蹭空调,大家年龄相仿,就这样随便聊了几句,留下了联系方式。”杨清明说。

“她当时给我的感觉比较清纯,我对她算是一见钟情吧!”丰泸说,不久后,他就给她打电话,约她们出来吃饭,就这样逐渐熟悉了,然后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等她大学一毕业,便完成了结婚、生子等一系列大事。

2013年8月,杨清明来到泸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工作,次年,丰泸也追随妻子的脚步进入医院从事安保工作。

虽然成了医院的同事,但夫妻俩的工作时间并不一致,特别是丰泸在安保工作中常常面临一些突发的事情需要处理,并不总能按时下班,有时为处理同一件事甚至连续加班10多天,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照顾家庭的重任就更多地落在了妻子的身上。

“为了弥补平时的不足,我会偶尔在生活中制造点小惊喜,为自己挣点积分!”在丰泸看来,这些小小的仪式感都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平时逛街时看到好看的耳环、戒指等小饰品或衣服,就想着给她买回去,给她制造一点小惊喜,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在杨清明的眼里,丈夫是一个实在、有担当的男人。一次,夫妻俩在广安华蓥山爬山时,由于天降大雨,为了不让她淋雨,丈夫把唯一的一把伞让给了她,而他自己全身湿透。

“我非常感动,跟他在一起这10年我很幸福!”身材娇小的杨清明,依偎在丈夫身边微笑着说。

酸!手术台CP的心路历程

夫妻档案

丈夫:邓成健市中医院外二科医师

妻子:杨晓莎市中医院手麻科护士

婚龄:5年

爱情故事:15年前,在古蔺中学,一个来自双沙的男孩与一个来自石屏的女孩相遇了。

男孩的成绩较好,常常给女孩辅导功课,一来二去两人就逐渐生出一些朦胧的情愫。身边的同学看在眼里,便在一次同学生日会上起哄他们,于是,本来互有好感的男孩女孩便顺势承认了这段感情。这个男孩叫邓成健,女孩叫杨晓莎。

高中毕业后,邓成健考上了川北医学院,去了南充学医,而杨晓莎则在内江学习护理。5年的异地恋爱,并没有冲淡他们的感情,两人利用QQ、公用电话等通讯方式,表达着对彼此的思念。

5年后,邓成健本科毕业后考上了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当时已得到双方父母认可的他们,不愿继续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于是两人商量后杨晓莎做出牺牲,毅然辞去在古蔺的工作,陪伴男友去贵州读研,这期间两人结了婚成了家。

2018年,邓成健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泸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工作,杨晓莎则在怀孕生子后于去年来到医院,经过前期的病房历练,现在成为手麻科的一名护士。

夫妻俩一个是外科医师,一个是手术室护士,都经常需要上手术台,在工作中难免经常碰面,甚至会作为搭档共同上一台手术。

“一开始得知她和我上同一台手术,会有点替她担心紧张!”邓成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双方已基本适应这种从生活伴侣到工作搭档的身份切换。

“在手术前,我们会相互沟通,对于手术方式、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上了手术台配合起来就会更加默契,下来之后,我们也会相互讨论学习,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目的。”邓成健说。

“我们一起上手术台,看到他在手术台上,我心里会更有安全感!”杨晓莎说。

对于医生来说,时间从来不属于自己,更不属于爱人,而是属于患者,属于疾病,属于生命。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是医生工作的常态。

对此,同为医疗工作者的他们更能相互谅解和包容,但在谅解和包容之后,回家面对只有2岁的孩子,杨晓莎多少还是感到有些委屈,委屈之后是再谅解、忍耐、包容,周而复始,百转千回,缠绵悱恻。

狠!学术型医师夫妇的浪漫

夫妻档案

丈夫:刘宇文市中医院骨伤二科副主任中医师

妻子:李莹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

婚龄:12年

爱情故事:同龄,大学同学,相似的工作经历,共同的学习进步成长——在刘宇文与李莹这对学术型医师夫妇身上,有着太多的共同点。

刘宇文来自于西昌,李莹是宜宾人,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80后青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求学时有了交集,但对彼此的印象并不深刻。直到大学本科毕业实习时,两人同时在西昌的医疗单位实习,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为学校在成都,西昌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我和他因为同学的关系,彼此便走得更近了,并于毕业之前确定了恋爱关系。”李莹说。

2004年,他们同时本科毕业后,刘宇文在成都继续深造,李莹回到宜宾工作,2009年领证结婚。

2011年,刘宇文进入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工作,夫妇俩开启了泸宜双城的异地恋生活。2018年,李莹从宜宾来到泸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八年的异地恋。

现在,他们的女儿已经10岁了,孩子平时主要由外公外婆照顾,夫妻俩单独住在一起。

但与普通夫妇柴米油盐的生活不同,由于医生的工作都比较忙,他们几乎不开伙做饭,一日三餐就随便解决,所幸两人对此都不是特别在意。

下班后,他们会在生活中讨论一些专业相关的话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她是一个特别善于学习总结的人,在专业上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会考虑我的工作实际需要,提供一些学习、专业的发展方向,鼓励我去学很多新的东西,事实证明,这些东西是能真正帮助到很多病人的。”刘宇文说。

“我们学的专业是一样的,经历也很相似,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仅仅是生活,可能会融入专业、融入工作。”李莹认为,他们经历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感情保持长远的原因,便是夫妻二人心灵上的契合以及对生活和工作的共同追求。

对于浪漫的表达,夫妻俩也有着“特别”的方式,学针灸时,他们会互相在对方的身上扎针来练手。

他们的感情世界,可能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但在多年的相处中,夫妻俩举案齐眉,步调一致,携手遨游于浩瀚的医疗知识海洋,共同成长为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这岂非医院之福、患者之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