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汪建英 梁龙杰)“这啥子药哦,老汉吃了反应浪大,我尝一下安。”结果,父子俩就被120送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一位96岁的熊大爷6年前又因摔伤双下肢瘫痪卧床至今,加上双耳失聪、双眼失明,日常生活起居都由大儿子照顾。一天晚上,大儿子看着桌上和以前喝过的“藿香正气水”包装差不多的药,不识字的他以为是同一种药,便喂了父亲一支。没过多久,熊大爷便出现了意识模糊、呕吐的症状。
56岁的二儿子眼看父亲情况越来越严重,心想是不是药太苦导致的,抱着尝尝味道的心理,自己也尝了一支桌上的“藿香正气水”。
“诶,味道是不对,不像是藿香正气水呢?”二儿子仔细一看,这才发现父亲和自己喝的根本就不是“藿香正气水”,而是家里用来杀虫的农药“溴氰菊酯”,家属赶紧将二人送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操副教授了解情况后,以“农药中毒”将他们收治入院。
“还好二人误食量不大,只有4ml,送来的时候神志还算清晰,我们立即评估了生命体征,并立即为他们安排了洗胃等处理。”刘操说。
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父子俩各项体征已恢复平稳,目前已相继出院。
知识多一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急诊科副主任刘操副教授
如何防治误服药物
1、妥善收好家里的药物,药品用专门的药箱收纳并上锁,每次服完药后要把剩余的药品立即收好。
2、将不同药品分类保存放置,以免用错,最好保存在小药箱中,甚至放在上锁的抽屉里。
3、服药时仔细查看说明书,谨遵医嘱,注意用药剂量。
常见的菊酯类杀虫剂
1、甲氰菊酯。又名灭扫利,是一种杀虫活性很高,兼有杀螨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
2、溴氰菊酯。又名敌杀死,为高效、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击倒率高等特点,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并兼有胃毒和杀卵作用。
3、杀灭菊酯。又名速灭杀丁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并兼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对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农药主要通过3个途径侵害人体
呼吸道吸入中毒
症状:胸闷、气短、口鼻分泌物增多、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等。
特点: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多为接触后30分钟内出现症状。
消化道吸收中毒
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
特点:一般在口服毒物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
皮肤吸收中毒
症状:皮肤出现红斑和水疱等。
特点:一般12小时后发病,多见于喷洒农药时落到皮肤。
发现有人农药中毒,除了尽快送医抢救外,第一时间这样做:
1、经呼吸道吸入中毒者:应马上转移到空气新鲜或通风的地方,并解开衣领、腰带,以保持呼吸通畅。
2、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者:先喝300毫升左右的水,再用浓盐水引吐。引吐后,尽快到医院洗胃,以免延误治疗。
3、经皮肤吸收中毒者:马上脱掉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偏冷的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