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芝士丨近视眼老了就不会得老花?专家:近视眼和老花眼可以同时存在

2023-06-07 16:34: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等你18岁成年了,眼睛就定型了,近视的度数就不会涨了。”“糖吃多了会影响视力。”“眯着眼看东西只会让视力更差。”……关于保护眼睛,从小就被各种不知是否具有科学依据的“老话”包围。长大后发现,成年后近视眼度数仍然在增长;糖吃多了真的会影响视力;眯着眼睛看东西会加重散光。尤其是成为一名近视眼后,摘下眼镜看外面的事物,发现都是移动的“马赛克”。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面对这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护眼“小贴士”,“川宝”邀请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兼视光科负责人吕红彬主任医师,针对群众常听的、常出现的情况进行“避雷”和科普。

问:在冬季,有没有必要戴墨镜?

吕红彬:冬季也有必要配戴墨镜,尽管冬季阳光不如夏季般强烈,但阳光中的紫外线仍然存在,眼睛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造成损害,如白内障、翼状裔肉等。因此,戴墨镜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问:常听说“近视眼老了以后不会得老花”,这是真的吗?

吕红彬: 近视眼和老花眼是两种不同的眼睛问题,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近视眼是眼睛对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老花眼因为年龄的增长,眼睛对视近处物体时调节能力下降所致。近视眼患者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老花眼症状的叠加,即同时存在近视眼和老花眼。近视眼发生老花后视力是不会自行恢复的。

问:长期配戴眼镜,取下眼镜后,为什么眼睛看起来无神、涣散?

吕红彬:不管是佩戴框架眼镜还是隐形眼镜,眼睛戴上眼镜后不管是看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物体,都是清楚的。摘下眼镜后看物体,焦点没落在视网膜上,不能聚焦,所以看物体都是模糊的、是轮廓,显得眼睛定不了位,所以眼睛看起来无神、涣散。

问:有时感觉眼球在不断膨胀是为什么?

吕红彬:眼睛感觉眼球膨胀的情况大多有以下4个因素,一是眼肌痉挛,也就是眼睛周围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或紧张,是由眼睛干涩、过度用眼、焦虑或压力等因素引起。二是长时间集中视力导致视觉疲劳,这时眼睛的调节和对焦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感觉眼球在膨胀。三是干眼症,眼睛表面缺乏足够的湿润和润滑,当眼睛干燥时,可能会产生眼胀的感觉。四是眼压异常,眼压异常升高可能导致眼胀,如青光眼就是一种眼内压增高的疾病,可能伴随眼胀的感觉。

问:“视觉功能下降”等于是“近视”吗?

吕红彬:“近视”是“视觉功能下降”的冰山一角,“视觉功能下降”是一个广泛的术语,用来描述各种导致视力问题或视觉能力受损的情况,并不特指某一种视力问题。如弱视、眼位异常等。“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主要原因是眼球的长度相对过长或者角膜的曲率过弯,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使远处的光线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物模糊。

问:叶黄素的生成可以借助“外力”吗?

吕红彬:叶黄素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眼睛黄斑区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视网膜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对维护眼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减少眼睛疾病的风险。叶黄素是人通过饮食摄入或补充的方式获取,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坚果和含有叶黄素的食物,对眼睛健康十分重要。

借助“外力”摄入的叶黄素,通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这些叶黄素不能直接促进人体叶黄素的生成,而是提供外源性的叶黄素供应,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问:做了近视手术,多年后真的会因此失明吗?

吕红彬:这主要局限在眼科医生以外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进入这个误区。近视手术在正确的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是不会导致失明的。近视手术主要是通过激光或其他方法改变角膜的形状,以便光线能够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减轻或消除近视症状。常见的近视手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角膜上进行手术,二是晶体植入(ICL)。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该手术,近视手术一般适用于成年人,一般来说年龄在18岁以上,眼睛发育已经相对稳定;拟行近视手术的患者近视度数相对稳定,建议观察至少1—2年,近视度数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这也能确保手术效果持久稳定;近视手术需要在角膜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削或改变,所以角膜厚度需要足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也就是需要合适的角膜厚度和形态。同时,眼表结构健康、没有明显的干眼症状也是手术的重要条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