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月”如何祛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有话说

2024-06-21 16:58: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马艳萍 梁龙杰)  农历五月在中医里又被称为“毒五月”,不仅万物容易发霉,人也容易受到火毒。外湿入侵人体,困阻脾胃,无法代谢水湿运化,湿热重则百病生。

在人体的上的主要表现有满脸油光,易长痘、痤疮,头发油腻,全身黏糊糊,倦怠无力不想动,湿疹反复,口臭等问题。

那么在“毒五月”该如何祛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陈辉副教授从饮食、灸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建议。

其中,饮食祛湿有生姜能温中散寒驱湿,建议脾胃虚寒者可适当吃些生姜;鸡蛋是滋阴佳品。夏至吃蛋,既能补充体力,还能强身健胃。用姜枣茶煮蛋,既能温暖脾胃,又能补气益血,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对于脾胃虚寒、脾虚湿重的人来说,连汤带蛋一起吃,既能补阳益阴、温中补虚、养心安神,又能助阳气发散、驱散寒邪湿邪、活血补血。

值得注意的是,祛湿的中药,除了湿热,一般都是以偏温为主。切勿长期使用祛湿清热类的药物,不仅阳气易损,阴寒湿重,湿气回归,容易反弹。

灸法祛湿中,最好方法是火法,如艾灸;或在家按摩穴位来祛湿。陈辉副教授推荐了4个按摩祛湿的穴位,一是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该虚伪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二是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能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三是丰隆穴,位置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能清除浊湿。

四是承山穴,稍稍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表明体内有湿气。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