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点通②丨放射检查产生的辐射为什么会被衣物“带走”?

2024-09-26 17:18: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泸州观察 郭慧琳

“有的特殊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吸附X射线,增加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谈起放射检查,“有辐射”成为不少群众的“条件反射”。尤其是走进医院的放射检查区域,门上、墙上粘贴的“当心电离辐射”标志,让在检查室外等候的受检者难免有些担忧。

放射科的检查项目产生的辐射究竟有多可怕?9月2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技师戴贵东直言:“不是放射科所有检查都有辐射。”

 

 

放射科的检查项目多样,其中一些检查确实会产生辐射,而另一些则不会。具体来说,X光检查,如DR(数字化摄影)、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是会产生辐射的;磁共振检查是不会产生辐射的。戴贵东解释道:“磁共振检查室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图像,对于受检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尤其适合那些可能需要频繁进行影像学检查随访复查,同时对X射线比较敏感的受检者。”

那么,进入检查区即进入“辐射区”?受检者穿戴防护服是否真能防住辐射?

据戴贵东介绍,虽然放射科检查室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辐射,但检查室的墙壁、大门等均经过专业设计,可以有效隔绝辐射。因此,在检查室外是不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在检查室内,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X线辐射,仅在其工作曝光时间产生,时间很短,通常不到1秒或者几秒。曝光结束后,也就是机器停止运行后,没有任何残留辐射。

受检者在进行放射检查时,穿上防护服的目的,主要是防护性腺、甲状腺、乳腺腺体,以及其他非检查部位。也就是说,防护服还可以保护受检者其他非检查部位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暴露。“虽然防护服在放射检查中起着重要的防护作用,但是实践中要需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需求来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并在检查前向受检者说明相关事项。”戴贵东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受检者穿上防护服,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风险,应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剂量。因此,在进行放射检查时,仍然需要优化检查技术、控制曝光时间等措施来进一步降低辐射风险。”

往往受检者在进入检查室前,要求更换衣服并避免穿戴金属饰品又是为何?戴贵东表示,在放射检查中,受检者佩戴的金属饰品在X射线或CT等放射检查中会产生伪影,可能会在图像上显示为白色或高亮区域,干扰医生对病变的观察和诊断,掩盖或误认为是病变。不同材质的衣物对X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一些含金属纤维或较厚的衣物可能会阻挡或散射X射线,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戴贵东以更换衣物为例,介绍道:“更换衣物可以确保X射线均匀地穿透身体组织,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这对于发现细微病变,如肺部小结节、乳腺微钙化等至关重要。一些特殊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吸附X射线,反而增加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放射检查既能成为常检的检查手段,只要规范操作,控制频次,其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在放射检查中产生的是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相比之下,如电脑、手机等产生的是非电离辐射,辐射能量较低,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损害。

戴贵东说:“闻之可怕的电离辐射其实不足为惧。”在放射检查中,医生会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需求来确定合适的辐射剂量,减少对受检者的影响。同时,还会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来降低辐射剂量,确保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剂量的大小、暴露时间的长短以及人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接受一次放射检查所受的辐射剂量,不足以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危害。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放射检查产生的辐射?戴贵东表示,要遵循医嘱,在进行放射检查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按照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和配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铅围脖、铅衣等,对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屏蔽防护。此外,受检者还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