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黄生义 赵小燕 泸州观察 张其)“以前完全看不懂,现在一看到这个醒目的红色预警标识,我就知道要重点关注血压问题了。”4月9日,在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青云村村民活动中心,村民王大爷举着带有红色警示的体检报告做起了“解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份特殊的报告单上,“红黄绿”三色标识如田间信号灯,代表着健康状况。
“三色标识是我们创新设计的‘红黄绿’”三色健康预警系统。其中,红色三角标注危急指标,黄色菱形提示需关注项,绿色圆形代表正常状态。”据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卫生院院长周玉权介绍,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老百姓看体检报告就如庄稼人看天识气象,扫一眼图标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而配套的“日月服药卡”更是将医嘱融入农耕作息。比如晨服半太阳(6—8点)、午服正晌午(12点)、晚服月牙升(18点),也就是早上6—8点、中午12点以及下午6点就是服药的时间。“我们就是想用百姓听得懂的直观形象的话当作用药提示,提升服药率。”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卫生院公共科科长魏永芬解释道。据数据显示,这套可视化管理体系使患者用药依从率从62%跃升至80.26%。
不仅如此,该院还有一支由全科医生、公卫专员、村医和护理人员混编而成的专业团队,采取“定点服务+流动入户”的双轨工作模式:一方面利用早晚农闲时段在村委设立“健康驿站”,提供报告解读、复测检查等“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通过生活化比喻、手绘健康图谱等创新方式,破解农村居民的健康认知“密码”。
今年3月以来,叙永县江门镇卫生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抽调12名骨干医护组成3支“健康管家”流动医疗队,累计为辖区2000余位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零距离”触达。周玉权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完善“预防—治疗—管理”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切实筑牢基层医疗“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