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胃上有个“洞” “巴掌宝宝”如何挺过34天?

2025-04-28 16:42: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曾念 乔莎)近日,阳阳(化名)家人带着他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复查,得到医生“一切正常”的回复,难掩内心激动。看着眼前可爱的阳阳,谁能想到,这个出生仅两天便突发胃穿孔的早产宝宝,不久前还在生死线上挣扎。

不足3斤早产儿胃穿孔 医生1小时紧急“补胃”

2月21日,胎龄仅33周的阳阳没等到足月,便迫不及待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探索世界。

2月23日,当全家人还沉浸在阳阳平安出生的喜悦中时,却发现他有些不对劲,腹部鼓成“小皮球”,身体还有些发红,这让全家人慌了神。在医生的建议下,阳阳佩戴有创呼吸机转院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场多学科会诊紧急展开,主题只有一个——为阳阳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负责人熊耕介绍,正常情况下,腹腔除了胃肠道内有气体,其他地方一般没有游离气体。根据阳阳的症状与检查结果,熊耕发现阳阳膈下有大量游离气体,可以初步判断是胃穿孔。

“患儿是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起的胃穿孔,胃黏膜破损直径2厘米左右。倘若胃穿孔不及时手术,可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熊耕说,“手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修补’胃壁‘漏洞’和‘缝合’正常胃壁肌层。”

相较于正常新生儿,早产的阳阳体重不足3斤,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必须尽量缩短,以防长时间麻醉患儿身体承受不住;患儿只有‘巴掌大’,胃壁薄,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动作必须轻柔,否则可能增加胃壁破损风险。”

为手术主刀医生,熊耕与团队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为阳阳“补胃”。1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但阳阳还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连闯难关增重两斤 “巴掌宝宝”历险34天出院

从手术室转入新生儿科病房后,等待阳阳的是一道又一道难关。

最让阳阳的管床医生张晗感到棘手的是,阳阳自主呼吸能力比较弱,前期主要依靠呼吸机供给氧气,且一开始阳阳不会自主吮吸进食,主要靠胃管输送营养物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医护人员轮番为阳阳按摩口颈部,刺激其进食功能发育。

“术后一周左右,阳阳可以适当进行母乳喂养,但他有些‘犯懒’,喂45毫升奶需要2个多小时。”张晗说,“阳阳在闯呼吸关、营养关的同时,还需要跨过感染关、体重关等。早产儿抵抗力弱,能否顺利跨过感染关是宝宝生存的关键。一旦感染,便可能导致脓毒血症、脑膜炎,甚至休克、死亡。”

在阳阳住院的1个多月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其提供了全方位的生命支持,24小时寸步不离,观察其恢复状况。3月28日,阳阳出院时,各项身体指征已恢复正常,体重从1270克增至2150克左右,只需十多分钟便可以完成一次喂奶。

“我们还完成了一个重任,教会宝宝的父母学会科学喂养、护理技巧,让宝宝出院后也能健康成长。”张晗说。

新生儿胃穿孔与成人有异,前者多是由于胃壁肌层先天性发育缺损、胃壁局部缺血、胃内压增高等因素所致,后者多是胃炎、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引发。

熊耕提醒,新生儿胃穿孔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旦发现患儿腹胀进行性加重、呕吐、拒奶等,请立即送医,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