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慧琳 文/图
“平时怕冷还是怕热?”
“怕热,出汗多。”
“看一下舌头。”
艾草手工制作。
5月17日下午,江阳区欢乐汇广场里开起了“医馆”,摆起了小集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风湿免疫病科副主任赵龙在“望闻问切馆”内坐诊,耐心地询问前来就诊群众有何症状,为其把脉。记录症状,对症下药。
“这是我的微信,我给你发该怎么服药。”赵龙说。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郊风范”第三节艾灸文化活动现场,不仅“医馆”内各“科室”有群众排着长队,十分忙碌,一旁小集市里的“艾情冰粉”十分吸睛,市民对艾草小汤圆和冰粉的搭配感到好奇,让其驻足品尝。要说最热闹的“摊位”,是“中医技艺体验馆”,该医院医务人员刚摆放好脐灸、葫芦灸等“法宝”就有市民跃跃欲试。一切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小集市上空充斥着浓浓的艾草味。
名医专家义诊。
与往届艾灸文化活动不同的是,此次活动走出医院,面向市民,以“艾尚潮动灸养身心”为主题,不仅有名医专家义诊,还“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如中药茶饮品尝、艾草手工制作等。
此次活动之所以“走出来”,得益于前两届艾灸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据该医院不完全统计,两届艾灸文化活动累计服务市民群众近万人,许多市民从“好奇体验”成为艾灸治疗的“忠实粉丝”,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出“火花”,实现医者与群众的“双向奔赴”。
“让市民能更直观、生动地体验何为艾灸,让这项传统技艺在现代健康生活中焕发新活力,让更多市民更近距离了解中医药知识、享受中医药服务、感受中医药魅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国友表示,作为中医药的瑰宝,艾灸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结晶,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要实践,是守护百姓健康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