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慧琳
7月3日早上8时46分,泸州市气象台发布江阳区、龙马潭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江阳区、龙马潭区辖区内各镇(街)今天下午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炎炎夏日,路上随处可见行人穿着防晒衣、打着遮阳伞,有的行人甚至戴上面帘,想方设法将太阳光挡在皮肤外。
但太阳光线“无孔不入”,太阳光线对人体皮肤有何影响?尤其是在太阳下暴晒后,有网友发现面部冒出又红又肿的痘痘,有的带有刺痛感,有的让人感到瘙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何渊民表示,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人体皮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出现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通常分为两种,一是日光性皮炎,二是多形性日光疹。区别在于,日光性皮炎是人体暴露在太阳光线下时间较长后,出现皮肤发红、发肿、脱屑,同时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多形性日光疹仅限于少数特殊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往往在室外晒到太阳后,其面部或胳膊上会出现红斑、丘疹等。
让有的网友更纳闷的是,明明在室内,撩开短袖仍然能看见手臂上出现太阳光线照射后出现的色差。“只要有太阳光线的地方,就有紫外线,因此在室内,也是需要注意防晒的。”何渊民说,“人处于室内和室外时,对于防晒霜、防晒乳等防晒用品涂抹的时间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在室外,除了物理防晒外,防晒用品建议每隔2个小时使用一次,尤其是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补充防晒用品。如果身处室内,在太阳光照射下,皮肤同样会受到一定损伤,建议每隔4个小时使用一次防晒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见的物理防晒和使用防晒用品等,还需要多喝水。何渊民表示,在太阳的暴晒下,人体内的水、维生素、电解质等会通过体表流失,这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来与太阳光“抵抗”,适时可以补充一些盐分、VC或VE等,以此来缓解太阳光线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