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知道为什么要去挖川贝和冬虫夏草吗?”“川贝和冬虫夏草是中药材。”“川贝的药用功效主要是止咳、清热润肺等。”……7月22日,在甘孜州得荣县太阳谷镇约日村党建活动室里,罗超将早早准备好的川贝和冬虫夏草展示出来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前凑,想瞧上一瞧。
这是约日村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式开班的第一天,中医药文化第一次走进当地孩子们的“课堂”。
罗超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派驻到约日村的第一书记,27名中小学生在驻村工作队的精心组织下,开启了一个充满书香与活力的假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村民家家户户都可以到山上采挖野生川贝和冬虫夏草。”“‘就地取材’以川贝和冬虫夏草为开篇,为孩子们介绍这两种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历史渊源和中医典籍。”罗超说。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7名返乡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辅导团队,在约日村暑期公益托管班当起了“小老师”。
这一举措不仅破解了乡村暑期学生“辅导难、监管难、沉迷手机”的困境,更以“本土力量育本土娃”的特色模式,成为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怎么用同等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去解题?”“完全平方公式怎么利用?”孩子们手指着书本,遇到难题就提问,45分钟的课程在孩子们的“求知”中变得快乐且短暂。
据罗超介绍,每天上午9点,村里的孩子到党群服务中心开始“早操”,可见有近20分钟的休息时间,中午12点放学,提前20分钟在村民群里通知家长们来接孩子。央金卓嘎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早就带着27名小朋友在院子里唱跳,为了照顾到每位小朋友都有表演的机会,均安排了“C位”让其“亮相”。
之所以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是为了破解乡村暑期学生“辅导难、监管难、沉迷手机”的困境,罗超表示,在开班仪式上,民主选举产生了班长、副班长,让孩子们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发动返乡大学生和高中生担任暑期公益托管班的“小老师”,则是让小朋友们看到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发小朋友的求知欲。
驻村工作队前期深入摸排时,还特意询问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安排乒乓球、篮球、拔河等趣味活动,开设藏歌、藏舞等课程,让小朋友们在多元成长中度过充实假期。
在罗超看来,托管班不只是“看孩子”,更是“育新人”的好契机,驻村工作队“借力打力”的智慧体现,让教育帮扶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