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尽量不吃药,开药多开中药的妇科医生

2025-08-22 17:08:3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马艳萍 叶晓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诊室里,贺晓霞副教授的桌案上总摆着几样特殊“工具”——标着不同月经周期的中药方笺、记录着患者基础体温的曲线图、自制的穴位按摩示意图。从医二十余年,她深耕中西医结合妇科领域,针对不同病症打磨出一套套特色疗法,成为患者口中“能精准拆弹的妇科专家”。

·异常子宫出血:分龄调治重建“月经节律”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外合治斩断“疼痛链条”

·不孕不育:中西医联合搭建“孕育通道”

·多囊卵巢综合征:三阶疗法唤醒内分泌平衡

中西医双剑合璧,破解妇科顽疾

“看病不能只盯着化验单,得把人当成活生生的整体看。”这是贺晓霞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诊疗理念里,中医和西医从来不是对立的,中西医的结合和灵活运用,才是她的“独门秘籍”。

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她有一套独特的“三阶疗法”,先通过西医检查锁定激素紊乱的核心指标,再用中药“益肾疏肝方”调节内分泌,同时结合月经周期精准调整药方--卵泡期侧重促卵泡发育,排卵期加用通络活血药,黄体期则着重温肾安胎。

曾有位28岁的患者,闭经3年且胰岛素抵抗严重,西医促排多次失败。贺晓霞为她制定方案,早晨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晚上喝自拟的“调经促卵汤”,三个月后患者月经复潮,半年后自然受孕。“贺医生让我每天记录基础体温,根据体温曲线调药,就像给身体安装了导航,特别安心。”

在处理不孕不育问题时,她擅长“西医铺路,中医搭桥”。对于试管婴儿反复失败的患者,她会先分析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等西医指标,再用“温肾养血方”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同时搭配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去年,一位经历4次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找到她,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血流阻力高。贺晓霞让她每天用中药泡脚,同时口服“逐瘀生新汤”,两个月后血流指标达标,第五次移植顺利着床。“她不光调身体,还教我冥想放松”患者产后带着宝宝来致谢时,说情绪是最好的‘助孕药’。患者产后带着宝宝来致谢时,特意录下宝宝的笑声给她听。

对付痛经(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她的“内外合治”法颇受患者认可。内服“失笑散合温经汤”加减,外用自制的“痛经贴”敷贴脐部,药物通过神阙穴渗透,配合经期艾灸。“以前来月经痛得打滚,吃止痛药都不管用。贺医生让我经期前三天就开始贴药,现在疼得能忍住,还能做家务。”一位患子宫内膜异位症8年的患者说,她的CA125指标已从原来180U/ml降到正常范围。

患者口中的“定心丸”

“贺医生的药像‘钥匙’,一下就打开了我的病结。”这是患者对她最多的评价。

泸州的陈女士患卵巢功能低下,AMH(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只有0.3ng/ml(正常2-6.8ng/ml),被告知“很难怀孕”。贺晓霞用“滋肾填精方”调理半年,AMH升到0.8ng/ml,自然受孕后又用中药安胎,如今已顺利生产。“她每周都帮我调整药方,告诉我‘卵泡就像种子,得慢慢养’,现在宝宝满月了,我还在跟她学产后调理呢。”

成都的张女士试管移植两次失败,B超显示子宫内膜薄。贺晓霞让她每天喝“阿胶黄芪粥”,同时用中药灌肠改善盆腔环境。第三次移植前,她的内膜从6mm长到8mm,成功怀上双胞胎。“移植那天她特意发消息说‘放轻松,宝宝在等你’,看到消息我眼泪都下来了。”

从初诊时的细致问诊,到治疗中的动态调方,再到康复后的随访叮嘱,贺晓霞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证明:最好的医术,是让患者既治好了病,又暖了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