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小儿科”再动“手术刀” 彝族小山村完成美丽蝶变

2025-09-12 20:40: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陈猛 王伊/文 贾云鹏/图)阳光温柔地洒在田野上,在村口的彝族风情画墙前,游客们举起相机;在露营农场里,孩子们在萌宠乐园喂着小羊,大人们在果园里采摘草莓;天幕下,三五好友正悠闲地品着下午茶,享受着山野间的慢时光……近日,“先锋凉山”微信公众号发布作品《普格:采洛洛博村的美丽蝶变》,在这条时长5分17秒的视频里,采洛洛博村展现的迷人风光令无数网友为之神往。

谁能想到,仅仅就在几年之前,普格县五道箐镇采洛洛博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彝族小村落。如今,它已成为周边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西南医大附院的定点帮扶。

先看“小儿科”再动“手术刀”

2021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任务,结对帮扶采洛洛博村巩固脱贫攻坚战果,该医院应急办的贾云鹏被选派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走马上任后,贾云鹏满腔热情地挑起“振兴”重担,组建“爱心助学团”为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每年3600元的助学金;争取农产品采购资金130万元,采购帮扶地区农产品;争取美丽乡村资金5万元为采洛洛村增加运动设施及公园座椅;成立暑期托管班,邀请支教团队到村为本村学生及“留守儿童”开展暑期课外辅导班,邀请帮扶单位医学专家到村开展义诊并提供上门诊疗送药服务……

尽管每一件实事都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里,可贾云鹏总觉得这些都是“小儿科”,采洛洛博村应该实施“大手术”,必须在乡村振兴中寻找一个“突破口”,才能将“输血”变为“造血”。

贾云鹏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依托彝乡风情走“农、文、旅”结合之路——打造“露营农场”,发展旅游观光经济。说干就干,贾云鹏带领“两委”主要人员外出“取经”,前往相邻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螺髻山风景区取经,制定出一个宏伟蓝图。

为了打造“草莓农场”,贾云鹏不停地穿梭田间地头寻找合适场地、奔走各个部门协调农场建设资金、踏勘灌溉水渠线路……建设中的草莓基地挂果,一枚枚鲜红饱满的草莓沐浴阳光。

当西南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来到山村,提着篮子走进基地体验采摘,感受着丰收的喜悦,贾云鹏兴奋地介绍道:“红草莓能卖到20多块钱一斤,白草莓能卖到40块钱一斤。今年种植了草莓230亩,预计实现收入300万元……”

用“硬举措”书写“暖答卷”

为吸引游客,贾云鹏争取到215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这笔帮扶资金,不仅为村庄换上了“新颜”,更激活了彝乡沉睡的文旅基因,让采洛洛博村成为普格县首个以彝族村落风貌为底色、融合文旅产业发展的标杆村。协调100万元亮化项目,实现整村道路照明全覆盖,让夜晚的村落安全又温馨。

如今,当游人走进采洛洛博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呈现眼前:安静和睦的村落、清澈的溪流、绚烂夺目的画墙,美丽的网红打卡点……引得游客驻足拍照。无论在采洛洛博村的任何一个角落,游客都能感受到彝族文化与现代村落碰撞的独特风情,每一处都焕发出迷人光彩,成为周边网红打卡和游客露营纳凉的首选之地。

2024年6月,一个“公司+支部+农户”的露营农场正式营业,该项目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岗位固定岗位5个,临时岗位15个,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1000元。营业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700人/次,支付本村务工人员工资159615元。即便冬季闭园,热度却仍不减。

4年帮扶深耕,西南医大学附属医院以产业为笔、以创新为墨,为采洛洛博村勾勒出“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的新图景。

土地盘活增收益:推动千亩农田集约化利用,每年为村民发放土地流转金200余万元,让“闲置土地”变成“增收宝地”;同步为村民提供60个临时务工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实体产业稳就业:助力村集体生猪屠宰加工厂提升效益,新增80个稳定就业岗位,让村民有了“长期饭票”;村集体收入从帮扶最初的2万元,跃升至帮扶第二年的12万元,如今已稳定在每年60余万元,集体经济“家底”持续增厚。

眼下,采洛洛博村“和美乡村”示范村改造建设项目已启动,西南医大附院帮扶团队正协同村“两委”推进党建宣传雕塑栏、新村外墙美化、农户花园围栏、彝族文化元素植入等工程。从“输血”到“造血”,从“脱贫”到“振兴”,西南医大附院以精准帮扶的“硬举措”,书写出乡村振兴的“暖答卷”,也让采洛洛博村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