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夏科雯) “原以为这么大的病得遭不少罪,没想到恢复这么快,过两天就能回家带孙儿了。”术后第二天,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胆胰中心病房里,60岁的王婆婆坐在床边笑着打趣,一句话逗得病房里的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乐了。
从突发剧烈腹痛到顺利出院,短短几天时间,王婆婆的经历,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胆胰中心“内外科结合、一站式诊疗”优势的生动写照。
突发上腹绞痛 多学科会诊定方案
前不久,王婆婆吃完晚饭后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绞痛,疼痛还牵扯到左侧肩背部,只有趴在床上才能稍微缓解。家人赶紧带她在当地就诊,初步考虑是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建议手术治疗。
王婆婆的家人立即将其送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急诊医学部,经忠山院区急诊团队为王婆婆完善各项检查后,王婆婆被以“急性胰腺炎” 收入该医院胆胰中心。
入院后,为了给王婆婆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胆胰中心主任付文广牵头组织多学科MDT会诊,结合后续完善的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提示王婆婆患有胆总管多发结石、胆囊多发结石伴胆囊炎,最终确定为其实施“静吸复合全麻下内镜下胆管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杂交手术方案,“一站式”解决胆胰问题。
一小时完成关键操作 术后恢复超预期
得知要做手术,王婆婆心里犯了嘀咕:“手术时间会不会很长?做完恢复得好不好?啥时候能下床活动啊?”面对老人的担忧,该医院胆胰中心医护团队耐心解释手术流程和优势,缓解其紧张情绪。
手术当天,在静吸复合全麻下,ERCP(内镜下胆管碎石取石术)率先开始。术中可见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宽处约1.2cm),内有多枚约0.5×0.5cm的结石样充盈缺损。医师熟练运用取石网篮、取石球囊取出结石,清理胆道后,沿导丝置入胆道塑料支架,确保胆汁引流通畅。
紧接着,王婆婆立即变换为仰卧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始。顺利切除胆囊后,术中可见腹腔内无渗液,肝脏与腹壁有少许粘连,切除的胆囊明显缩小(约 10×3×2cm),里面竟有数十枚0.1-0.2cm的小结石。
术后探查明确,王婆婆的病因正是“胆总管多发结石伴急性胆管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而杂交手术精准解决所有问题。
术后第二天,王婆婆就能在床旁坐立休息,虽然伤口还有点痛,但她连连说:“比预想的好太多。”
术后第四天,王婆婆已经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回家。
据了解,在传统治疗中,这类胆胰疾病可能需要分多次手术,患者要经历多次麻醉、多次创伤,恢复周期长、花费也高。而胆胰中心推行的杂交手术,将内镜技术与腹腔镜技术有机结合,内外科医师协同作战,实现了 “一次麻醉、一台手术、一站式解决多部位病变”,不仅减少手术创伤,还能加速患者康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