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17万尾珍稀特有鱼类 今日放流长江水域

2012-12-28 11:55:41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代陈伟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丁汀)12月28日,由四川省水利厅、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泸州市水务局承办的“四川省2012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州)增殖放流”活动在泸州举行。

 

四川省水利厅巡视员刘俊舫,省水产局局长兼省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卿足平,省水产局副局长何强,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晓宇,以及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水务局、全市渔政人员、渔民代表、河道采砂业主代表及群众参与了此次放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四川省泸州市江城公证处对增殖放流活动进行现场公证监督。

 
 

据了解,这次活动共放流胭脂鱼、岩原鲤、长薄鳅等珍稀特有鱼类17万尾。

 

此次放流活动,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行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基因宝库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

新闻链接: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有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大小江河80余条,长江(泸州)段136公里。泸州水生态环境优越,生物门类齐全,珍稀动物植物种类较多,是我国鱼类的基园宝库,有各种水生动植物近500钟。其中:淡水鱼类品种169种;国家级保护种1级3种;国家级保护种II级4种;长江上游特有品种32种;珍稀品种10种;省级保护种鱼类12种。主要经济鱼类20余种。长江(泸州)段及部分一级支流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长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域“荒漠化”日益呈现,养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近年来,泸州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环境,连续9年在全市天然水域实施禁渔期制度,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增殖放流各类苗种300多万尾,通过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