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欣)2012年,江阳区通滩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托红高粱基地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白酒产业的龙头效应,大力发展酒业和商贸物流;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城乡环境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努力构建了生态通滩、富裕通滩、和谐通滩、幸福通滩。
经济建设再上台阶
酒业经济加速发展。依托中国酒谷的崛起,通滩酒业借势发力,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龙头四骨干”的白酒生产格局。泸通曲酒厂挤身全市酒类小巨人企业,企业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双源酒厂、沱湾酒厂、帅府家酒厂和聚缘酒厂完成扩能技改,四大骨干酒类企业呈现销售两旺态势。2012年,通滩镇白酒产量突破15000吨,实现白酒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通滩镇是江阳区的产粮第一大镇,拥有耕地面积3.6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粮食35000吨。
“五子”工程助农增收。“酒杯子”工程应势而生。采用“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成片集中发展有机红高粱种植,全镇红高粱种植面积达2.75万亩,产量超过6875吨。“米袋子”工程成效明显。2012年实施土地整理、现代农业、小农水、扶贫等项目,提升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产高产。水稻种植2.9万亩以上,产量16000吨,成为江阳区名副其实的天然“粮仓”。“菜篮子”工程瓜甜果香。2012年实施了魏坝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形成了以魏坝农业示范园为核心的沿江25公里的万亩蔬菜产业带,产量30000吨。“果盘子”工程硕果累累。甜橙种植规模突破万亩,产量达1000吨。国光-沱田千亩甜橙示范园,已成全市一流果园。“油瓶子”工程花开满园。油菜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年产油菜子1300吨,油菜产业还在进一步壮大。
民生事业长足发展
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5%,初中毕业率100%、升学率85%。2012年3月通滩镇被评为泸州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
“农事村办” 便民惠民。通滩镇继续完善“农事村办”服务站,极大方便偏远村社的群众办事,解决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2012年,通滩镇10个便民服务站共办理农村养老保险1050人,办理新农合医疗报销3625人,审批建房手续35户,办理计生生育服务证115个,成功调解1起长达8年的信访事项。
2012年,投入资金增设错车道、新建回车坝、增设候车亭、完善道路标识,主动与公交公司对接,9月4日正式开通了泸州主城区到大山村麻柳嘴的城乡公交车,解决了近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党建工作锐意创新
“争先创优”蓬勃开展。扎实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基层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发展干事创业、创先争优。通过“挂包帮”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当先锋、做示范。创新探索“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助农增收,形成了党建引领航标,支部注活力,协会搭平台,基地唱大戏,农户当主角的新格局。
廉政建设亮点频现。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治庸问责”行动,整治了机关存在的庸懒散问题,机关效能明显提升,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妥善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