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杨欣)如今,走进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沿途平坦的水泥路、优美的风光、漂亮的小楼房以及成片的生态农业发展区让人犹如行走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产业致富 农村生活城镇化
在通滩镇国光村七组,村民陈代兴的家里挂着灯笼,年味十足。陈代兴是个普通农民,通滩镇打造万亩甜橙基地的产业计划出炉后,他从2006年开始种植甜橙,他家的7亩甜橙,年年丰收,平均每年有近4万元的纯收入。陈代兴家里的房子,也由以前的瓦房换成了如今的三层小楼。
在陈代兴家里,水、电、气三通。太阳能热水器、等离子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以前只有在城市里才能拥有的生活,陈代兴和通滩镇的很多村民如今都可以享受得到。陈代兴感慨地对笔者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真的实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跟城里简直没什么区别,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招商引资 带动村民致富
在魏坝村蔬菜基地和林下鸡养殖基地,笔者发现这里的种植和养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链。
魏坝村村支书邹智勇告诉笔者,为了带动村民致富,村里大力抓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引进的蔬菜种植大户和林下鸡专业合作社等,都对当地村民致富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魏坝村紧邻沱江,所处地形适合种植蔬菜。一位老板看中魏坝的有利地形后,果断地承包了土地,并建起了成片的大棚蔬菜基地。在蔬菜合作社的带动下,附近的村民也积极投入到蔬菜种植中。如今,魏坝的蔬菜不仅进入了城区汇通等大型超市,还远销重庆、贵州等地。
村民赖庭富种了10多亩蔬菜,仅去年一年就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家庭生活有了很大改观。
村民吴开素家漂亮的小楼房就建在水泥公路边。笔者下乡的当天适逢吴开素家正在安装自来水管道。吴开素对笔者说:“如今走在我们魏坝村的路上,就像走在城里大街上一样。这种感觉真好。”
生态农业 苗木地变养鸡场
魏坝蔬菜基地旁边有一片树林,是魏坝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钟明亮一边喂鸡,一边告诉笔者,他原本从事苗木种植,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可以利用苗木基地养殖林下土鸡,鸡既能吃掉苗木上的虫子和苗木间的杂草,鸡粪还能作为苗木的肥料,可谓一举三得。而旁边蔬菜基地里废弃的菜叶子,还可以作为鸡饲料,生态又环保。
目前,钟明亮的100多亩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年出产土鸡6万余只。在自己致富的基础上,钟明亮还为1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附近村民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让村民们放心养殖土鸡,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在通滩镇,笔者真切感受到了发展生态农业为当地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