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周天红)连日来,泸州市纳溪区抓住农村开展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从区镇两级机关派出1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改作风当“科技保姆”,指导帮助农户搞好春耕生产,谋划增收路子,让农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纳溪区广大党员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深入转变作风,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在春耕生产中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需求党员干部做什么。全区派出了70多个区级部门包村助耕,抽派党员干部组成了20支党员干部春耕服务队,采取定点、联片、包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给农户当“科技保姆”。
党员干部通过举办院坝会、技术交流会、现场培训会等形式,把“技术课堂”直接摆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技术,面对面地帮助农户分析市场行情。特别是针对当前市场上需求量大的农产品,开展市场调查,指导农户瞄准市场进行春耕生产,闯出一条增收的好路子。据统计,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10多万份。
同时,党员干部通过建立高产试验点和示范片等方式,建立群众学科技术、用科技的“活教材”,扩大新技术、新品种和新项目的推广辐射面。目前,全区已建立春耕生产高产试验点20多个,示范片5万多亩,推广优质稻、蔬菜、玉米等春耕农作物栽培新品种和新技术20多项。
广大党员干部还针对一部分困难群众的春耕生产中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的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区镇两级抽调一部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建立“1十1”帮扶对子,重点解决春耕生产中技术和资金问题,搞好生产生活。目前,全区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已结成帮扶对子500多个,帮助提供致富项目20多个,协调解决帮扶资金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