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丁一)今日(4月16日),记者从泸州市文联获悉,泸州市已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民协”)批准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泸州城市文化再添一张响亮“名片”。
据了解,此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民协主席沙马拉毅曾率“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国家专家组莅临泸州对创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工作进行考评验收。专家组一行到泸州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石馆、百子图长江石馆、江阳区兰田奇石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泸州市政府对泸州市创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工作情况的汇报。
通过考评验收,专家组对泸州市创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一是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创建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奇石收藏展、奇石交流活动,举办奇石文化研讨会、赏石理论培训班等活动,以及奇石文化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传播奇石文化,对整理和深挖泸州长江奇石文化资源,特别是对长江奇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群众基础深厚。不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也积极参与,奇石人才多,是培养奇石精英和奇石骨干的大溶炉。泸州石友赏石水平高,赏石氛围高涨,创办了很多有特色、有品味的奇石网站、杂志,并形成采石、加工、装饰、交易为一体的长江奇石文化产业链。三是泸州境内130多公里的长江河道奇石藏量大,产量高,品质好,形态、画面美,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致同意推荐泸州市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并上报中国民协批准。
中国民协在综合专家组考察意见后,于近日正式成文批准泸州市为“中国长江奇石文化城”。
另悉,此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罗杨先生来泸州参加“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并考察泸州长江奇石文化,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家庭藏石馆。对泸州长江奇石和奇石文化的研究赞美有加,近日《中国艺术报》刊登了罗杨先生文章《长江奇石的正能量》可见一斑。
新闻链接:
近年来,泸州市大力整理和深挖泸州长江奇石文化资源,加大了对长江奇石文化的保护力度,为传承、弘扬长江奇石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泸州长江奇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泸州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泸州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名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长江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集邮文化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悠久的著名奇石城。有文字记载的可以上溯到周朝。唐代、北宋、明清时期就有高层和民间收藏奇石和赏石的习俗,文人墨客对泸州也情有独钟。除杜甫外,还受到黄庭坚、林有麟、张大千、王朝闻等古代和现代名人的赏识和青睐。可以说,长江奇石文化已成为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泸州长江奇石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泸州是长江上游的第二大城市,是长江奇石的发源地之一。133公里的泸州长江河段,是长江奇石形成条件最好,发育最成熟的河段。得天独厚的地质、地理、水文、人文条件,使泸州成为长江奇石最大的产区。泸州长江奇石不仅藏量大,产量高,是各类奇石中种类和品种最多的石种,而且品质最好,是长江奇石中最具代表性的奇石,同时也是中国和世界江河卵石类奇石的代表性奇石。目前,泸州长江奇石已被公认为中国长江奇石的中心地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可以说,泸州长江奇石已成为泸州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泸州长江奇石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奇石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泸州奇石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泸州奇石多次在全国及国际石展上荣获金奖。全国各种媒体十分关注泸州奇石,数百枚泸州奇石在国内70余种报纸、杂志、图书和几乎所有全国性奇石画册上登载。泸州奇石多次在欧洲及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泸州已形成一个集上百家经营性石馆、家庭石馆、石农、石贩和集中市场于一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综合性奇石市场,吸引着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外国石友、石商、藏石家和奇石爱好者纷纷到泸州赏石、采石、购石,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可以说,泸州长江奇石已成为国内外藏石家们竞相收藏的珍品。
泸州奇石文化群众基础广泛,赏石文化氛围浓厚。自古以来,泸州长江奇石文化就深深的扎根于民间,泸州的奇石爱好者,觅石、藏石、品石,为石而歌、为石而乐。泸州现有家庭石馆800多户,觅石、赏石人员5000多人,有9个民间赏石社团组织,人们称“九姊妹一条龙”,它们针对自身不同的特点和不同优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自发地传承、弘扬着泸州奇石文化。同时,泸州也活跃着一大批,精于雅石之道的知名和不知名的奇石收藏家、理论家、赏析家,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赏石队伍,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系统的泸州长江奇石鉴赏理论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泸州人对泸州长江奇石的收藏和对泸州奇石文化的研究为促进泸州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泸州长江奇石文化促进了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泸州现有家庭石馆800多户,觅石赏石人员5000多人。在这些人员中,有80%从事奇石经营,如奇石配座、雨花石打磨、雕刻奇石等。不少石农靠捡长江石头发了财,有的买了车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还有的因过去家里穷,儿子上不起学,长大娶不了媳妇,而现在不仅娶了媳妇,还过上了小康生活。泸州奇石产业的兴旺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泸州觅石、赏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泸州觅石的客商达20万人次(未计举办奇石展销会的人次)。泸州市奇石协会、奇石商会、女子爱石协会、江阳雅石研究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举办奇石展销会20多次,奇石成交额达90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泸州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泸州已基本形成采石、加工、装饰、交易为一体的长江奇石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