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刘跃先)在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双新村十二社,有一位老人很引人注目,85岁高龄却仍将1米8的个子撑得高大魁梧,说话利索、精神也很好。稍一注意就会看到老人只有一只手臂是完好的,但这并不妨碍他过上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
他叫帅福全,系抗美援朝老兵,如今还担任着所在村社的生产队长。
抗美援朝 他失去了手臂
帅福全老人有一只珍藏的皮箱,打开箱子,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枚枚勋章和一些证件,仔细看看才发现,那是老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见证。1950年,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赴朝鲜的作战部队,回想起20岁左右的自己,“那时候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保家卫国,年轻人没得说,”帅富全告诉笔者。离开家乡后,他和大部队一起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了战场。
战争异常残酷,在1951年的一次战斗中,敌人的一颗炸弹落在了战壕里,帅福全左手臂不幸被炸伤。当他醒来时已经是在辽宁省锦州市的一家医院里了,由于手臂伤势严重,不得不截肢,老人永远失去了左臂,成了残疾人。
因为是残疾军人,帅福全在复员时本可以到大城市去生活,可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家在哪里,就回到哪里就是。”就这样,帅福全又回到了家乡。
身残志坚 独臂老人心灵手巧
都说身残志坚,帅福全老人给出了最好的诠释。1953年回到家乡后,他便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拼搏之路,虽说只有一只手,但是他干活从来不输给别人,而且每一样他都精益求精,力求最好。像犁田耙田、修房造物、电工活、木工活、雕刻、盆栽,老人几乎样样都会,而且每一门手艺老人都备有一套专业工具,让人称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想到如此专业的工具居然是属于一位残疾老人之手。
“那时候很穷,什么都没有,更别说吃得了,为了挣点钱,我就跟着别人当搬运,每天走几十公里路是很正常的事情。”帅富全说,“只要自己肯干,吃得苦,生活总是会慢慢好起来的。”
当上村官 十余年尽职尽责
勤快、踏实的帅富全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信任,村长、队长、村会计也就一路走过来了,也算的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九品芝麻官”了。
如今85岁高龄的帅富全依然还是生产队长,而且这个队长已经10多年了,如此高龄能胜任队长如此纷繁复杂的工作吗?帅富全老人没有说话,拿出了自己的记账簿。
老人的记账簿很是与众不同:一摞被裁切得整整齐齐的白纸,用一张红纸封面,边缘再打孔,然后用棉线装订好,自制的记账簿就诞生了。与今天市面上精美、专业的记账本相比,老人的记账簿真可算得上是“老古董”了。但与生产线上统一生产的记账簿相比,这份记账簿有了感情,有了生命。
一个记账簿都是如此至真至情,里面的账目信息就更不用说了,一笔笔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人真是一位用心之人啊。
作为生产队长,那还得走村串户,老人能行吗?“战场都上过,死里逃生也经历过,这些算什么,没问题的。”老人很精神地说道。
有一回下大雨,群众反映说一处堰渠垮了,帅队长立即穿上雨鞋,叫上了队里的安全监管员,就匆匆冒雨去现场查看险情了,不曾想就在一处斜坡上老队长不慎摔了一跤,“看了情况回家再说。”老人强忍着疼痛查看完情况后才回了家,一到家老人就晕倒在地,并伴随有呕吐发生。一家人急了,赶紧送到了纳溪医院。经过医院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轻微脑震荡。
毕竟年纪大了,身边的人也都在劝说老人该“退休”了,每每这时,老人的回答总是“我晓得”。“干到这一行了,还是要尽职尽责,群众些说啥子没关系,最起码自己要问心无愧嘛!”老人说。
10多年的社长之路,不说功劳,不论甘苦,大家的好日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全生产队几乎都办理了城镇户口,大家从农民都变成了工人,从自己养老到拿退休金……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老人已经是四世同堂。说起子孙儿女,老人满脸笑容,言幸福溢于言表,“我这一家子要坐三四桌才坐得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