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业 泸县:建设泸州医药产业园方兴未艾

2013-10-14 15:14: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泸县抓住四川打造“千亿医药产业”的机遇,提出了泸州医药产业园的宏伟蓝图。该产业园坐落于泸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平方公里、拓展区10平方公里,于2013年启动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现代中药产业智能化园区,形成10-20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新城。

“要有先进的理念,高端规划引领,融合产业与城市概念,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产城共荣”的理念,打造综合性医药产业园,实现了园与城的有机统一。”这是泸县发展医药产业的思路。

泸县具有中药品制造基础,该县拥有中药材品种300余个,中药种植逐步基地化。其中锦云堂在云锦镇的1200亩赶黄草种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泸州天植公司在立石镇的1200亩白芷种植基地,正在申报GAP种植基地。众鼎中药公司在石桥镇、福集镇分别建成600亩、800亩黄栀子种植基地,并在得胜镇建立200亩中华瓜蒌种苗基地,种苗成熟后推广中华瓜蒌种植基地2000亩。福集镇建成了200亩金银花和1300亩车前子种植基地。同时,拥有锦云堂中药饮片、科瑞德制药等2家中药、中成药生产企业,其中锦云堂制药公司赶黄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列入四川省科技厅“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品项目”。

同时,化学药制造基础良好。泸县拥有金刚烷医药中间体制造企业——大洲化工;临近的北方公司和川天化等企业生产的聚维酮等辅料能为医药产业园提供原料供给。拥有科瑞德制药、科瑞德凯华制药2家化学药制造企业,其中科瑞德制药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瑞德凯华制药通过美国FDA认证,预计产值今年将达2个亿元。

另外,泸县还具有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基础。在建杏林医疗器械公司预计9月份投产,到2015年,年产值可达2亿元;在建西南医疗器械公司预计明年投营,拟入驻经销企业100家,目前已签约20余家;在建阿斯特医疗器械公司预计明年投运,建成后年产医疗器械50万套,或将成为西南最大的医疗康复器材制造中心。

规划科学是前提,先进理念引领建设。泸县按照“园区即城区、城区即园区”的理念进行规划,明确泸州医药产业园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综合开发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制剂药类,构建集制药生产、科研孵化、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医药产业园,最终形成开放融合、集约集群的医药产业新城。泸州医药产业园自启动以来,已聘请新加坡裕廊国际编制完成园区产业定位研究报告和控制性详规;环评工作预计12月底前完成,主干道建设工程预计10月底完成;已经入驻科瑞德二期、杏林医疗、西南医疗器械集散中心等企业;并与泸州医学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产业园区建设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园区功能将逐步完善,尽快建设中试、研发及成果转化、审批认证、检验检测及设备共享等服务平台,良好的配套服务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这些功能配套优势,将降低企业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强吸引能力,降低招商难度,加速园区发展。同时,把泸州医药产业园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市级盘子,予以优先考虑。及时落实首期土地指标500亩,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结合泸州市医药产业规划及其布局,出台加快全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措施办法,明确对泸州医药产业园的空间定位和政策支持。

在招商引资方面,把泸州医药产业园作为全市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推介项目,引导区县和市相关部门采取“飞地招商”等方式,招引企业入驻。借助医药产业园顾问团,华西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本地企业家资源,通过 “三大平台”获取招商信息。重点瞄准国内外知名药企招引龙头企业,瞄准科研孵化园区招引成熟技术转化企业,瞄准本地药企包装寻求大公司合作。近期,泸县计划举行医药产业园专家顾问团聘任仪式;与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建立合作关系,承接孵化项目;包装锦去堂赶黄草系列项目,积极对接浙江康恩贝集团。

目前,建设泸州医药产业园的目标已经拟定:泸州医药产业建设基础相对较好,可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进度来安排,力争3-5年入驻企业上30家,年产值上100亿元、税收上16亿元;力争到2016年打造成为泸州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成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现代中药产业智能化园区,形成10-20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新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