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特约记者 蔡惠兰)11月5日,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一重点环保民生工程正式开启,同时也意味着泸州市将告别现有垃圾填埋处理方式。
“按照泸州市委,市政府和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兴泸集团预计投资约8.2亿元,由兴泸集团旗下兴泸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建设。”兴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毅在开工仪式上说。
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建设用地约150亩。建成后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使用垃圾产生的余热发电。总投资估算8.2亿元,规模1500t/d(一期实施1000t/d,计划2017年实施二期500t/d),采用炉排炉工艺。配置2×15MW汽轮发电机组。一期建设年限2013年至2015年。
该项目服务范围为泸州市(含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三行政区和泸县县城及其以南至泸州市城市建成区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的沿线乡镇。该项目与泸州市泰安垃圾处理场、纳溪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服务范围存在相互重叠。建成后,泸州市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全部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填埋场不再进行新鲜垃圾的卫生填埋,主要用于该项目焚烧渣的填埋处理。该项目预计2015年底竣工投入试运行。
该项目采用规范化的工程技术措施,对泸州城区的垃圾收运及综合处理厂进行兴建,将大幅度改善泸州城区垃圾的收运及处理状况,提高泸州城区环境质量,达到控制城区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该项目建成后,将改变泸州城区未来30年内的垃圾处理状况,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处理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技术先进、管理水平科学的目标。将极大改变泸州城区环境卫生情况,有利于城区环境保护,改善泸州城市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泸州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亦将使泸州城区居民享受更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该项目的建成后,节约土地资源。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后,垃圾减量达到85%左右,缓解了采用填埋方式占地面积较大与泸州城市化建设加快而用地紧张的矛盾。垃圾焚烧厂以垃圾作为燃料,在处理废物、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提供18715万度优质电能,节能效果显著。该工程年处理垃圾50万吨,用焚烧处理代替卫生填埋,每年可减少排放2.0×立方米的甲烷气体。
垃圾焚烧场发电项目是泸州市重大生态环保突破项目,是泸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它的实施对于促进泸州城区环境保护,改善泸州城市形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提升泸州城市综合竟争力。更能强力助推泸州市“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促进泸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兴泸集团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国资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公司15家,参股企业11家,打造出多元化、立体型的投资产业体系。截止2013年6月底,总资产204亿元,净资产124亿元,企业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在泸州市名列前矛,并跨入全省市州同类企业的先进行列。
“兴泸集团郑重承诺,将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强化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工程进度监管,确保2015年完成建设任务。兴泸集团将以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着力打造‘高效、廉洁、诚信’的企业精神,兴泸集团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资金、信誉和技术上的优势,一定能把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川内领先’的环保型,经得起检验的样板工程。”兴泸环保公司总经理朱小平在开工仪式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