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区:五条民情绿色通道 广聚社情民意

2014-03-17 09:48: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周天红 记者 丁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泸州市纳溪区着力开辟“五条民情绿色通道”,组织党员干部问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全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党员干部做什么,畅通群众意见建议渠道,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收到实实在在效果。

热线听音。充分利用“12345”、“12315”、干部监督热线、纪委举报热线等热线电话,广泛收集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注意收集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上学、就医、行路、环境卫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办的“阳光政务”热线,定期安排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轮班值守”,及时听取和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对群众的“声音”作出反映。目前,已有10多个区级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值守”了“阳光政务”热线,收集到社情民意50多条。

信箱交流。在党政网、公众信息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媒体上建立网络信箱,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传递社情民意。70多个区级部门和14个镇、街道还在办公场所党员干部和群众办事显眼位置订制固定式“征求意见箱”、挂出征求意见簿,收集意见建议。交通、经济、发改、国土等部门还在商场、车站、银行、社区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地方,设置“征求意见箱”,广泛收集基层普通群众的民声。据统计,全区通过信箱收集到意见建议100多条。

入户问计。结合“走基层”活动,30多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到企业、社区和镇、街道,直接与企业业主、职工和群众面对面交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直接深入到企业、村社和群众家中,通过走访座谈,广泛调研,现场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其它区级领导带队,分行业分系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村社和社区,采取召开院坝会、田间分析会、现场谈心会等方式,进村入户,直接听取基层一线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调研400多场次,收集到经济发展、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100多条。

问卷谋策。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邮寄信件、发送电子邮件和短信等方式发放征意见表、问卷调查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特别是注重收集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建议。另一方面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请进来,采取召开座谈会、见面会、研讨会等方式,设置了20多个专门的问卷调查项目,集中征求意见。全区召开了8个专题座谈会,收集到意见建议100多条。区上还在回乡流动党员中开展“谈外出见闻、谋家乡发展”主题活动,500多名外出回乡流动党员主动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专栏解惑。在报刊、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上开设专栏,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期 “解读”,特别是针对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出的建房、就医、子女上学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育、卫生、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进行及时回复,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关心关注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据统计,全区各单位已对群众提出来的100多个问题进行了及时解答。区委还在区电视台、通讯社等媒体和村、社区党务政务公开栏上设置了“党的群众路线知识百问专栏”,形成互动交流平台,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目前,已开办专栏10多期,提高了群众的参与面和满意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