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游欢)四月的江阳,春风和煦,草长莺飞;江阳城乡,春潮涌动,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江阳区弥陀镇从党委班子做起,从党委干部抓起,沉下乡村转作风,一个村、一个组、一个农户进行走访,问所需,问所盼,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集中时间和精力,使一批事关民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群众脸上又绽开满意的笑容。
干部进村办公方便群众办事
“现在办事真好方便哟,政府赶场天把乡村干部和相关部门人员一起集中办公,让我们要少跑好多冤枉路哟。”4月6日上午9时,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村民赵文敏在白马村调解服务中心领到医保报销的费用后高兴不已。
今年3月以来,针对弥陀镇白马片区5个村群众到政府办事都要走上10里、8里,有时因办事人员不在跑“冤枉路”的情况,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解决白马片区5个村办事难问题作为首要的工作来落实。根据村民大多是赶场天办事的习惯,弥陀镇就根据白马片区逢一、四、七赶场的时机,政府相关部门抽调专人到白马村调解室集中办公;同时,白马片区5个村也必须有一名村干部到调解中心“坐班”,推行镇村合署办公,以方便办事不走弯路及时办理。
据了解,弥陀白马片区镇、村干部集中办公后,各办事人员实行亮证服务,做到职责、联系电话、投诉与监督电话“三公开”。凡属该镇审批办理的事项,只要资料齐全、合规,工作人员都及时予以办理;凡属区级以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均统一受理,全程代理,做到“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
据悉,自3月初白马片区镇村干部赶集日合署办公后,镇、村干部共接受群众政策咨询40余次,受理单独二孩生育咨询、建房申请等事项受理250多件(次),办结率达90%。
小小“连心卡”架起干群“连心桥”
这几天由于连续下雨,弥陀镇清凉村贫困户李家才的5间瓦房有有2间出现漏水,墙壁都浸湿了。面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李家才马上到里屋的抽屉里翻出了“弥陀干部连心卡”,按照卡上的姓名电话,他妈上拨通了离家最近的新村管理员许海的电话,向许海反映了情况。10多分钟后,许海就来到家里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认存在安全隐患后, 许海马上向镇社事办作了反映,并将派人前来检查后落实消除安全隐患措施。
面对干群“连心卡”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喜得李家才激动不已:“现在这‘联心卡’就象我们的救护神,有了它,我们啥样的困难都不怕了。”
为切实改变干部作风,让广大群众真正体验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变化,弥陀镇针对过去干部找群众容易,群众找干部难的实际,弥陀镇年初推出了“机关、村(社区)干部联系群众的‘连心卡’”,卡片上详细记载着包村、包户干部和各村村干部的单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内容,镇里将干群“连心卡”统一发放到群众手里,并向他们讲明包村包户干部和村干部应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纪律。如果联系干部接到电话不为群众办事,或拖沓敷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群众可以拨打卡片上提供的监督电话投诉,镇纪委在查证属实后,给予该干部直至停职的处理。
如今,在江阳区弥陀镇,一张小小的干群“连心卡”,已经成为了干群间不可或缺的“连心桥”。今年1—3月,弥陀镇的50多名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解决水、电、路、技术等方面难题300余个,送致富项目120余条,无偿援助生产生活资金、物资折价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