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杨学芳)合江县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在合江镇、佛荫镇、大桥镇、尧坝镇、先市镇等5个镇实施。历时4个月奋战,近日,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4583.45万元,整治山坪塘116口,新建蓄水池520口,新建泵站2座,新建渠道94.8公里,整治渠道65.9公里。
为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和工程的长期高效运行,合江县合江县着力在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尊重民意,大力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做到小农水惠及大民生。
在竞争立项机制上下功夫,实行“项目民报、专家评审”的竞争机制,科学规划小农水项目布局。按照统一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制定申报方案,由所在地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后,向县水务局进行申报。水务局、财政局、发改局组成的专家组,根据“群众需求、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效益、投工投劳、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补偿、建管责任”等内容进行评审,确定项目实施乡村,以此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力求把好钢用到刀刃上,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工程,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全县共有70个旱山村、缺水村,2013年小农水项目安排在19个旱山村、缺水村实施,使小农水成为惠及大民生的工程。
在资金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实行“多方互动、专项投入”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小农水项目资金的吸咐效应。按照“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原则,实行“项目补助、涉农整合、乡村投入、群众自筹”等多互动的投入机制,加大小农水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合江县201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专项资金4583万元,整合金土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5133.6万元,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进一步完善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小农水工程效益,整体提高农田水利基础支撑能力。
在工程管护机制上下功夫,实行“产权明晰、权责对应”的工程管护机制,全面提升小农水设施管护水平。以农户自建为主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其产权归个人所有,由农户自主管理;通过工程建设,恢复、增加、改善灌面100亩以上的小型水利工程,组建用水协会管理,实行核定水价、成本收费,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全面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力求实现以水养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