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曾莲 陈松 记者 丁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心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让当事人真切地感受到司法关怀,从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中赢得公信力。
在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活动中,泸州法院不断完善创新司法便民亲民举措,开展了“巡回办案”、“司法大拜年”、“司法救助”、“司法公开”等一系列司法为民活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司法作风的新变化。
深入基层 司法温暖送到家门口
“刘某回玄滩了,你们来不了,我就自己去要钱,哪怕是打架,我也要讨回血汗钱。”2014年1月30日(农历除夕)下午4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泸县法院执行局的平静,电话那头的魏某情绪激动。
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接电话的泸县法院执行法官依然保持沉着冷静。“你不要冲动,我们都在上班,马上到现场。”安抚好对方情绪,法院执行干警急忙奔赴玄滩,在魏某的带路下,见到了魏某口中的“债主”刘某。经过干警们近五个小时的说服,刘某最终与魏某达成了结该案的和解协议,当面支付刘某案款29000元(含8000元利息),此时已是晚上十一点。
拿到案款的魏某激动地说:“大年三十你们帮我追回了拖欠三年的工资,我终于可以过一个安心年了,谢谢。”
泸县法院执行局“岗上过年”,这是泸州法院系统践行群众路线,传递司法温暖活动的缩影。
为让法官和干警走向基层,全市基层法院在偏远山区、工矿企业、厂矿企业、农村赶集日设立移动收案点,开展巡回审判。2013年全市法院巡回审判率53.37%,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开展 “五进”活动、“法院开放日”活动126次。与泸州电视台联合录制“给您说法”栏目,提升了群众法治观念。去年12月以来,全市法院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为主题的“司法大拜年”活动,对拖欠劳动报酬、工程款、赡养抚养费等涉及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案件开展专项执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执结民生案件297件,兑现标的1497.23万元,为49起案件的61人发放司法救济金7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司法救助 为弱者撑起一片晴空
段明生是江阳区法院办理的一起执行案件的申请人,由于被执行人长期下落不明,案件迟迟无法执结。在等待中,段明生不幸患上了肝癌并到了晚期,但他仍然坚强与病魔作斗争。江阳区法院得知后,决定启动司法救助金,缓解他的困境。
短短几天,司法救助金就通过相关手续划拨下来。2014年1月27日下午,8000元司法救助金送到了段明生手中,使该案得到圆满解决。段明生对江阳区法院和区政法委特事特办,启动司法救助金解决他的实际困难,非常感动。
像段明生这样从法院开展的司法救助活动中,受到实在好处的远不止他一人。去年以来,为将“司法温暖”传递到每一名群众心中,全市两级法院加大了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给予减、免、缓交诉讼费,给予他们法律援助,对经济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等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劳动报酬等案件,依法免交、缓交、减交诉讼费用。2013年,泸州中院共发放救助金172.79万元,为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43.79万元。群众高兴地说:“法院门槛越来越低了!”
“六大公开” 打造“阳光”司法
4月2日上午9点,身着法官制服,胸挂工作牌的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学锋准时来到院长接访室,接待群众来访。
面对刘学锋的接访,一位医疗纠纷案件当事人李某足足讲了1个多小时,刘学锋在笔记本上认真记着,不时询问当事人。在听完李某的陈述后,刘学锋表示将查清事实、公正处理。“相信法院是公正的”,李某临走时满意地说。
这是泸州法院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的一幕。
为使公众更好了解法院,日前,全市法院不仅按照省高院安排部署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三大平台,同时创新性地增加审务信息公开平台、接受监督平台、新闻宣传平台三大公共平台。
司法公开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通过网上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公开立案情况、办理进度,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全市法院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供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查阅、监督。设立执行案件查询平台,当事人可查询全部执行案件信息;开通执行信息短信平台,及时告知案件办理进度。
法院还实行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新增人民陪审员45名,进一步加大了庭审、听证的公开力度。凡具备条件的案件做到100%公开庭审,司法赔偿案件听证率、执行复议案件听证率均为100%;通过政务网站建成网上办事大厅,提供在线立案、预约法官等诉讼服务,实现诉讼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官司。
据了解,今年12月份之前,全市法院将全面实现信息公开、裁判文书100%上网公开、审判流程和庭审公开,其中将上网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就达1.5万件。不少网友在网上留言表示:“司法公开不仅能促进公正审判、防止司法权滥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老百姓对于司法工作的信任感!”
“一站式”诉讼 倾心为民便捷高效
走进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宽敞明亮、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热情细致的优质服务、畅通快捷的诉讼渠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方便群众诉讼,全市两级法院在立案大厅内安排导诉人员接待来访、指导诉讼,同时,公开立案咨询专线电话,在醒目位置公布法院受案条件、收费标准、司法救助等内容。两级法院还免费提供空白诉状样本,免费发送《人民法院民事、行政诉讼指导书》以及不同类别案件的举证指导书,对群众诉讼活动进行指导。“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声暖心问候、一杯开水相待……”让前来咨询案件情况的群众倍感亲切。
树立良好诉讼服务形象,是泸州法院践行群众路线、传递司法温暖,开展司法为民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法院加强窗口服务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立案信访窗口的接待场所环境,将司法便民落实到了办案执行的每个环节,体现了全市法院司法观念不断提升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张。目前,全市法院均设立有诉讼服务中心、立案调解中心和涉诉信访中心。
针对农村群众诉讼难问题,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设立了值班法官,便于当事人在工作日以外时间提出立案申请。其中,泸县法院在全县范围建立信访联络员网络,横向到庭、纵向到镇,对信访人员反映的情况在第一时间与承办人所在庭室信访联络员联系、第一时间与乡镇群工办对接,规范信访处理程序,积极协调化解,让群众真正享受一站式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