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院落”成“放心院落” 南街探索整治新路

2014-06-03 10:39: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匡凤娟 李盛琴

四川在线消息(匡凤娟 李盛琴)江阳区南城街道是以老旧楼院为主的老城区,在全街560栋楼院中,“无自治组织、无物业管理、无安防措施”的“三无院楼”占83%。近年来,江阳区南城街道在对 “三无院落”的整治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政府搭台、社区主导、居民自治”全面探索“三无院落”的综合整治,目前全街已经整治了“三无院落”67栋。

一大批昔日无门卫、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的老旧院落在经过整治后焕然一新,其中一些还成为了辖区内的精品院落,使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近日,记者来到颇具代表性的“朱家山小院”和“天府苑”,感受曾经的“三无院落”是怎样蝶变成为如今的“放心院落”的。

政府搭台,变“万事包办”为“巧拨千斤”

“三无院楼”的核心问题一是钱的问题,由于楼院建设历史比较长,基础设施、地下管网陈旧,加之无维修基金、居民以中低收入为主,物业管理的收费比较困难,大规模维修更是举步维艰。二是人的问题,“三无院落”存在大量的出租户,流动性大,彼此间交往很少,凝聚力弱,重大决定难以形成共识;三是管的问题,“三无院楼”该谁管、怎么管、管什么都存在较大的分歧。

南城街道针对存在的问题,改变以往一切事务由政府包办的“万能政府”思维,而是采用了政府搭台引路,企业、辖区单位、社区义工、居民群众等多方参与,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为此,街道每年设立“三无院楼”整治专项基金20万元,小区整治项目通过街道的评审、并且自治筹资达到规定比例就可以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目前,街道专项基金已经支持小区治理50余万元。同时,街道、社区还主动对接友好企业、辖区单位、三联单位等,发动他们主动认领楼院,参与楼院治理。

街道还以环管中心、群工办、安办等职能部门主动联系辖区“三无院落”,指导开展以净化、亮化、绿化、硬化、文化、安全为目标的“五化一安”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小区垃圾乱倒、车辆乱停、污水乱流、广告乱贴等四乱整治实现小区净化;开展“消除黑楼道”和“延伸路灯末梢”行动解决楼院亮化;推进计生、安全、法制等文化进楼院,组织居民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推进安全进楼院,实施楼院封闭式管理,落实物防设施和技防设施的改造,并成立“红袖章”楼院夜巡队。

家住国窖社区“天府苑”的卢韵明阿姨说“自小区整治后,环境好了,治安也大大改善,住着舒心多了,好多搬走的人都后悔了呢!现在完全是换了模样!增设了健身器材和监控器,尤其是那面文化墙,老人小孩们都欢喜得不得了。”

社区主导,变“单打独斗”为“三套马车”

“小区是居民的小区,只有住户真正将小区当成自己的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问题才可能更好地解决。”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晓群感触颇深。

在社区,社区干部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化粪池堵塞后协调收费、清洁卫生突击等工作,在楼院管理上常常陷入“单打独斗”,吃力不讨好。在“三无院落”整治中,街道积极探索了“三套马车”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力量。

社区建物业服务自治管理站。由社区牵头在社区成立自管站,在自管站成立保洁、保安、维修、志愿服务等专兼职队伍,向楼院居民针对性提供卫生保洁、绿化美化、上门维修、志愿服务等“菜单式”服务。在院落建居民自治委员会。引导居民以相对独立的楼院为单位,民主选举产生院落网格自治委员会。定期收集居民意见,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实现事项自提自议,对楼院实施自我管理服务,同时对社区自管站服务进行监督和考核。在“三无院楼”建立“社区党委——楼院(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结对党组织”等四级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以党员“双报到”工作为载体,将社区党员和双报道党员纳入支部中,开展党员楼栋亮身份、党员义工日等活动,让结对单位和党员主动“认领”楼院,主动带头参与楼院治理建设。

“我们家因为在底楼,之前院子里到处都是垃圾,没人清理,前面不远又是公共厕所,只要一开门,就臭得受不了。”家住白招牌社区前兴隆街的王阿姨说到。“现在好了,只需要每月交15-20元的管理费,卫生有人打扫、化粪池有人清掏、路灯有人修、绿化有人维护、水电气费有人收、有时还组织医生到楼院开展体检……跟那些有物管公司的小区享受一样的待遇,好好嘛!”

居民自治,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环境好了,如何长期保持下去?不仅要治理好,更要管理好,这是摆在南城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街道在整治中,始终坚持居民是“三无院落”整治的主体,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到楼院管理中来,让居民树立起“自己家园自己管”的理念。

为此,街道邀请业主委员代表、业主代表、物管企业代表等“三方说事”,同时还邀请物业管理专家进行了辅导,将成型小区的管理经验引入“三无楼院”,让居民对楼院物业管理各方的权利义务形成共识,让楼院真正实现自我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院内事务自提自议。对于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收费项目及标准、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楼院公约的制定,都由自委会通过居民大会、院落事务公开等方式解决。实现资金实行自收自管。在楼院建立物管费阳光管理机制,采取“专人专户、双人入账、四方对帐”的形式,并定期在楼院公开经费明细,接受居民监督,实现资金收取管理透明化。实现居民矛盾的自我调解。在社区指导下,在“三无院落”建立了楼院议事会、民意听证会、民事协调会、民主评议会等四个议事协调机构,实现楼院中矛盾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协调和化解。

“我是我们小院的义务绿化监督员,我每天都会看看小区的绿化带,需要填点什么、该修剪枝丫了,我都会及时提醒自管站的人员,我是小区的一员,小区治理,每个人都应该要出力。”天府苑的居民说。开展“三无院落”治理以来,辖区居民主动参与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群众文化、绿化维护、财务监督等已成为居民的一种自觉。

“这些散居楼院居住群体大多收入不高,人口流动较大,很少居民愿意多出钱请物业公司。南城街道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的路来,由居民自己管自己,仅交少量的钱就能把老旧住宅管理起来,现在环境改善了,居民有了主人翁意识,开始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南城街道环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