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市酱油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

2014-07-22 16:25: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张波

四川在线消息(张波)近日,国家文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先市酱油酿造技艺成功入选传统技艺项目。据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传统技艺入选31项,四川省共3项入选。

先市酱油传统手工技艺历史始于汉,兴于唐。清代,先市清酱发展为“豆油”,古镇居民喜自酿酱油,至光绪年间,酱油生产由家庭自酿向作坊酿造发展。清光绪三年(1877年),合江设黔边仁岸,地处川、黔、渝交界区的先市盐马古道商贾日多,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先市酱油”成为川南黔北渝西地区居民争相抢购的上等调味品。

先市酱油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先市酱油色泽棕虹,味醇柔和,清香回甜,咸度适中,锅煎不糊,久放无沉淀,不生花、不变质,是酱油中的佳品。

2006年“先市”牌酱油商标由四川省商务厅公布为“四川老字号”。

2007年1月,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被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合江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先市酱油酿制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3月18日,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播出《汉棺的诉说》中系统介绍了先市酱油酿制技艺。

2010年12月9日,合江先市酿造厂老作坊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以《盐是一种景观》专题系统介绍了川黔古盐道中先市酱油酿制作坊及晒露场。

2011年9月,负责人马超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

2014年5月,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