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刘政伯12年扎根基层:群众有事 就得马上处理好

2014-09-04 16:51: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罗玲

四川在线消息(罗玲)刘政伯是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塘沟村村支书,连任12年村支书的他始终坚持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支书,我不图啥子,群众有事,该处理的就要处理,还得马上处理,并且还要处理得好。我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图个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刘政伯的心里话。

垫资修路 只为村民出行便

去年,塘沟村一条长2.5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竣工通车,村民个个欢欣鼓舞,“我们四周环山,出脚不方便,现在好了,门口就能坐到车。”

原来,塘沟村虽然有合渝路经过,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村民还得爬坡上坎走泥巴路,刘政伯决定在村里再修一条水泥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刘政伯迅速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商议,确定从镇政府争取部分资金、村民筹资部分资金。面对个别不愿筹资的村民,刘政伯耐心劝服村民。

王明正是其中一名被劝服的村民。“我走田坎路习惯了,就算水泥路修起我也走不久,干嘛要出钱?”王明对出资修路百般抗拒,刘政伯就每天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在多次劝说下,王明最终也答应出资修路。村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这笔费用,为此,刘政伯果断决定自己垫资1万元。“我是村支书,本就应该为全村建设出力。”

在刘政伯的带领下,终于村里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引资富民 村民就近挣钱

刘政伯在做好该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塘沟村经济发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现在该村已引进2个砖厂,一个黄牛养殖场。“引进投资办厂可以提高村民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让更多村民享受幸福完整的家。”刘政伯说道。

前几年,刘政伯得知有个老板正在找地办砖厂的消息。“如果砖厂入驻村里,可促进村民就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一想到这些,刘政伯坐不住了,赶紧找到砖厂老板“拉投资”。在刘政伯的软磨硬泡下,天星砖厂落户塘沟村。现在,村上有30余人在砖厂上班,月工资2000元到3000元不等。“在村里打工,既能找钱,还可以照顾家人。”在天星砖厂上班的一位村民满意地说。

今年4月,困难村民刘大伟找到刘政伯,“务农的收入根本不够一家人开销,麻烦你帮我找份工作!”刘政伯对于刘大伟一家也十分同情,决定和砖厂协商让他去上班。砖厂负责人看着刘大伟年龄太大,不愿意接受他,于是刘政伯找到砖厂老板,以“优先录用本村村民”的条款“强行要求”让砖厂接纳了刘大伟。几个月后,砖厂老板笑着同刘政伯说,“谢谢你推荐了这么一个老实、勤快的人。”

对于未来塘沟村的发展方向,刘政伯和村干部研究,打算成立专业合作社,对1800多亩麻竹进行产业化管理,实行统一种植、收购、销售,带动更多种植户增加收入。

改造危房 村民感恩一辈子

张贵金是塘沟村一组困难户,其妻智力低下生活无法自理,3个子女还在上小学,全家就靠他种责任田勉强维持生活,且他家居住的瓦房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张贵金一家人的困难,刘政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冬天,刘政伯在一个月内,顶着寒风走烂了一双鞋,来回在镇政府、企业、村上,联系协调建房之事,筹集了总价值2万余元的建房物资。其后,刘政伯又组织村干部帮张贵金家挖地基、购买材料、指导安排建房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为建房工作作计划安排,和大家一起背砖、运砂石、扎钢筋……历时20余天,终于为张贵金一家建好了100余平方米的4间房屋。

当大家问及张贵金“你的房子修起了,有什么想说的?”憨厚老实的张贵金回答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大家,但我们一家人会永远记得大家的恩情。”

刘政伯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党员干部,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了塘沟村村民的心,他心中装着村民,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当自己事来解决。

村民们都说刘政伯办事十分实在,村民一有困难就首先想到找他,村里的一位7旬老奶奶向笔者说,“他是一个大好人,我们都希望他一直当我们的支书,当一百年都不嫌多。”句句真心话语传达的其实是村民们对刘政伯的尊敬和喜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