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在全国首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新模式

2014-10-27 10:37: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蓝俸林 记者 丁一)“合江以新‘四礼’作为载体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是让‘孝德文化’接地气、生根发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不是旁观者。”10月24日,记者走进合江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一米说起当地蔚然成风的“孝德文化”,高兴地介绍说。

今年,合江县以传统孝德文化为引领,把主流价值观融入成人礼、婚礼、寿礼和葬礼等创新的“四礼”中,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新风尚,设立善行义举榜、举办道德讲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孝德文化”。10月10日继央视《朝闻天下》关注合江“四礼”后,10月17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又与四川省社科院专家一起深入合江县,聚焦该县在全国首创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模式。

“成人礼仪”让学生与家长相拥而泣

“站在18岁的门槛上,世界将落在我们年轻的肩上……”日前,马街中学的学生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仪式。在老师和家长的牵引下,他们庄严地走过了成人门。在最后的感恩环节,不少学生更是因感动与父母相拥而泣,悔恨自己曾经的年少无知。像这样的成人礼仪,都能在合江的各大中学看到,不少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都会专程回家和子女一起参加这样的“成人礼”。

20世纪40年代,民族资本家陈秋农兄弟三人捐赠田产兴建私立初中,以其父亲名字将学校命名为“祖毅中学”,这所学校后来变成了合江县马街中学校。该校如今已成为合江推广孝德文化的先进典型,学校班主任在“成人礼”中植入感恩、奉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把孝亲尊师和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结合起来。

据悉,每年5月和9月,合江县都会组织高中(职高)学生举行“成人礼”,教育学生懂得“成人之义”。这项活动设置有穿越成长路、感恩师长、齐诵励志诗词、授成人章、成人宣誓、师长寄语等环节,让学生感受成长的责任和担当,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参与校园管理、社区服务、文明劝导等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德文化”传播主流核心价值观

“合江孝德文化源远流长。”合江县文物管理局长贾雨田介绍,合江境内有牌坊42座,多为道德坊,现存的五通焦刘氏贞节牌坊、凤鸣之字滩贞节牌坊、虎头河坝节孝牌坊等均为清代所建。位于九支镇的省级文物周祠,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为其母所建,至今仍沿袭当年的祭祀传统。

翻开《合江县志》,能查阅到“符长姜诗孝母”、“先络沉江救父”、“李长亨割股疗母”、“冯奇孝笃稚龄”等史实,这些孝德故事已在合江县广为流传,当地中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讲述这些故事的宣传展板。近年来,合江还涌现出了“中华孝亲敬老之星”董传秀、“四川省道德模范”牟德莲等先进典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江悠久的孝德文化,也要创新模式,激发群众自觉参与,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不是政府强加于己,让‘孝德文化’‘活’起来。”王一米告诉记者,通过挖掘合江优秀历史文化,合江全国首创“以孝德文化为引领,以‘四礼’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合江大地生根发芽。

时尚“四礼”让“孝德文化”“活”起来

“爷爷奶奶,祝您们生日快乐,祝您们健康长寿,我们给您们祝寿了……”9月30日,合江县法王寺镇法王寺村的会议室临时变成“祝寿堂”,在《祝您生日快乐》的歌声中,该村的10名小朋友为全村32名集体过生日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戴上长寿花、送上生日蛋糕,集体为老人们拜寿。这是合江县用礼仪民俗来培育当代价值观,孝德文化融入于“四礼”的具体体现。

王一米介绍,今年合江县以“孝德文化”赋予“成人礼、婚礼、寿礼、葬礼”新内容,将“成人礼”植入感恩、奉献;“婚礼”融入忠诚、和睦;“寿礼”注入孝老、爱亲;“葬礼”嵌入重生、简朴,把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融入民俗新“四礼”中,激发了群众的“道德自觉”,构建起了社会的“道德自律”,形成了孝老爱亲、忠诚和睦、厚养薄葬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目前,合江县各村、社区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把礼仪新风写进了村规民约,并通过基层组织约束群众在红白喜事中的行为规范。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倡红白喜事新办、简办,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让“孝德文化”实实在在“活”了起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