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曾建梅)陈如兵,男,汉族,生于1962年9月,中共党员,系合江县白米镇纪委副书记。机关干部陈如兵以孝顺为荣,以奉献为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
百善孝为先
陈如兵家有兄弟5个,他排行老三,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陈三哥。他的哥哥与弟弟4夫妇均在外打工。他结婚后,一直将父母带在身边与其共同生活。常言道,牙齿与舌头相处久了也会磕碰,但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父母跟着他生活后,他从未与与父母吵过架、红过脸。
家中年近80岁的老母亲,几乎每年都要生病住院几次,他随时注意着母亲的病情,一旦发现母亲病了就迅速把母亲送进医院,并一直陪伴守护着,直到老人家康复出院。农村有句话叫“结了媳妇儿忘了娘”,他结了媳妇儿不仅没有忘记娘,还带着媳妇儿更加孝敬娘。
他不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更是一个体贴的女婿。2010年岳父得病后,他与妻子带着岳父四处求医。岳父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合症后,夫妇俩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拿药。但岳父患病后脾气变坏了,总认为其它医院的药都不正宗而不吃,只吃重庆西南医院的药。他为了岳父的身体康复起来,坚持与妻子每月到重庆西南医院为岳父拿药,经过五年的坚持,岳父的病情得到了稳控、好转。
家庭和为贵
陈如兵与妻子结婚25年来,他始终坚守着忠诚与和谐的价值观。他虽然与妻子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他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本真的生活,正如一首歌唱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每天早上他陪妻子跑步锻炼身体,下班买菜煮饭,周末洗衣拖地,家里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条。
今年9月,妻子因病住进了重庆西南医院,他义不容辞地照顾着妻子,在妻子即将进入手术室时,他给妻子鼓劲,说医生告诉他这个手术后,最多只能再活50年了(妻子现在已51岁),说得妻子乐哈哈地进了手术室。手术后的前五天(因医生说是关键期),他守在妻子病床前,为妻子盖被盖,量体温,拿开水,悉心守护着相濡以沫的妻子。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他的身体瘦弱下来,致使输液的护士误把他当成了病人。
他的哥、嫂及弟、媳常年在外打工,加上妻子的弟弟、妹妹也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肩负起照顾侄儿侄女的重任。每逢寒暑假,他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多时达七、八个,少则也有三、四个,不了解的人进入他家还以为他家里开办了幼儿园。他像爱护自己的女儿一样爱护着这群孩子,给他们开家长会,为他们做好吃的,时常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正直、勤劳、善良的人。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侄儿侄女们分别长大成人,有的担上公务员、有的当兵去了、有的担上了护士,不论他们走多远,每每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都会亲临他家,让他给最后拿主意。
待人厚为本
陈如兵的人生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给他来往的人都很喜欢他,更多的是尊敬他。他朴实得没有过多的语言,憨厚得如一头老黄牛。
五六年前,他得知乡内一名拾婴在上高中时因家庭无力供养面临缀学,他了解情况后,多方打听,证实其亲身父母在贵阳打工,立即委托熟人辗转贵阳,找到了其亲身父母,他亲自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后,把孩子的养父及亲身父母掇合在一起,耐心细致地做亲身父母、养父的工作,最后,亲身父母愿意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养父也因既没有失去女儿,女儿又能够继续上学而满意。孩子顺利读完了高中,并考上重点大学,现正在外省一所医学院读研究生。每年春节孩子和亲身父母、养父都会到他家相聚,看到双方亲如一家,他感到很欣慰。
25年来,陈如兵恪守夫妻之德,身怀爱老之情,力行孝敬之举,以责任体现孝道,用宽厚温暖他人。他善待老人,爱护妻女,同情弱小,秉承一颗高贵的心。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