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抓实“三个动作” 以务实作风服务于民获好评

2014-11-10 16:48: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段国海

四川在线消息(段国海)自2月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泸州市纳溪区真抓实改,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以务实作风服务于民,深受群众好评。

创新三大载体

创新开展了“全域网格化”管理、“六访七进”、“1+N”帮扶三大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听民声入耳,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实施“全域网格化”管理。建立区领导、区级部门网格化联系指导镇(街道)工作制度,将全区划分为15个镇(街道)网格、199个村(社区)网格和2021个户网格,把产业发展、安全生产、民生改善、应急管理、社会稳定、基层党建等工作“一竿子插到底”,进一步健全了网格走访调研、信息收集、帮扶指导、矛盾调解等机制,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展“六访七进”活动。“六访”,即表达诉求必访、遭遇不幸必访、婚丧喜庆必访、家邻纠纷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生活困难必访。目前,全区已通过此活动收集到社情民意500多条,通过“黄、橙、红”分类研判,有效解决200多件。“七进”,即把党务、政务、警务、法律、文化、卫生和就业等七项事务集中到流动服务车上,定期进村社现场办公,变坐等群众上门办事为主动服务,有效解决了50多个偏远村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问题。

开展“1+N全覆盖”帮扶活动。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累计与村级党组织书记、优秀人才、大学生村干部、困难群众结成对子4800余对,提供帮扶服务2.3万余次,解决困难问题8000余个,帮助1.6万余人实现创业就业。

推进三项行动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二项规定,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不折不扣落实“两个责任”。

以整治村、社区干部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为重点,查处冒领、套取涉农资金、民政资金等与民争利的问题40余个,收缴违纪违规资金197.6万元,进一步纯洁了基层干部队伍,夯实党在农村和城镇社区的执政基础。

以“为官不为”和“不落实、不具体、不负责”专项整治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重点岗位评价监督活动,严厉整治机关“中梗阻”和领导干部廉而不勤,立案查办违反八项规定、征地拆迁、医疗卫生等案件28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8人。

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区域党建示范带打造项目化管理,强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16个服务型党建示范点和4个市级五星级社区。

落实三大举措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在农村,构建“产业型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党员中心示范户-群众”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建立“茶文化”、“竹文化”等不同类型党建服务小区,带动农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社区,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志愿者-群众”网格化服务体系,着力打响“数字社区、志愿者专业化服务、社区爱心银行、党员帮扶基金”四张特色服务品牌,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在机关,实施“阳光政务先锋工程”,转变机关党组织服务形象;在企业,实施“党建红领工程”,激发企业党组织服务活力。

服务平台更加规范。全区制发《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作用发挥、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升村级活动场所服务水平。按照“一村一社区一特色”要求,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16个服务型党建示范点和4个市级五星级社区。

考核评价监督机制更健全。纳溪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工作实绩、党员评议、群众意见对不合格基层党组织书记调整,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建立村(社区)基层组织后备人才库,切实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建立健全民生事项意见收集、公开听证、党员审议、群众决议的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党务、村(居)务公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