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郭霞)“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这是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金竹村的人大代表钟传杰的坚守的原则。他始终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把为群众创造“畅、洁、舒、美、安”的公路出行环境,造福人民,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群众选出的人大代表,钟传杰深知人大代表绝不能只是开个会、举个手、表个决,必须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反映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因此,除了坚持参加区人大的各类会议、活动外,他坚持定期深入基层单位,了解一线职工群众的情况,听取基层关于职工生活和帮扶解困情况的落实。在金竹村,他当了7年党支部书记,担任了人大代表,这个“特殊”的“双重”身份使他更切近人们的实际困难,也帮助人们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困难。
金竹村作为岩区村,是纳溪区最边缘的村之一。以前,由于村里穷,地处边缘,无人愿意投资,尤其糟糕的是通村路严重制约着村民的出行和农副产品的外运。出山进趟城,人们需要翻沟过坎步行至少2个小时。作为代表,他从村民中听到最多的愿望也集中在这上面。钟传杰他看到城市的繁荣,想到家乡的落后,毅然选择了修路。
为了实现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舒心路、致富路”的目标,他立下军令状:把通往外界的村道变成水泥路。都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没钱,他带头捐款;没人出劳力,他就日以继日奋战在工地。在修建金银山至观音岩公路时,合面镇马桥村村民不准挖机过,钟传杰6次到村民家,耐心与群众做交流,终于做通了工作;施工时不小心把一户村民的水井堵了,钟传杰连腊月28都没有休息,不顾寒冷的天气赤着脚为村民清理水井。连包工头都说,没见过像他这样以身作则的人大代表。
他常说:“群众的钱来的太辛苦了,作为人大代表,要多向上级争取资金,为群众减少负担”。2010年-2012年,他一次次到泸州、到纳溪、到部门、到企业请求资助,不断向村内的成功人士寄去捐款倡议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共争取到修路资金71万元。2010年,没让群众出1分钱,修建金银山至观音岩1.5公里泥结石路。2011年,修建金银山至3、4社泥结石路2.7公里、金银山至1、2社泥结石路1.7公里。2012年底,总投资205万元长4.07公里横向贯通金竹1、2、5、6社的水泥路正式通车。2013年,纵向贯通金竹3、4、7、8社的道路硬化工程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以镇、乡村公路为基础,村村通公路的公路网络体系已经在全村建立。
路通了,老百姓的竹片、农产品能卖钱了,外出务工的青年回来创业了,企业老板来金竹投资了,曾经的荒山、鱼塘如今成了香饽饽,钟传杰却觉得担子更重了。
“村干部当代表有很大好处,身在群众中,能更好的与他们交流、接触,及时将各种意见建议收集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钟传杰由衷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