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推行村级后备干部“链式培养模式” 破解选人难

2014-12-08 10:39: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周天红

四川在线消息(周天红)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从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等四个环节入手,推行村级后备干部“链式培养模式”,着力破解村级班子选人难、用人难、换人难等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公开选,拓展渠道。采取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公开招考“三推荐一公开”的方式,把具有专业特长的“土专家”、回乡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六类人才”吸收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个人特长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全区已建立800多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确保每个村(社区)不少于3名。

细心育,提升素质。深入开展“村级后备干部素质工程”建设,利用农技校、党校、远程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阵地,先后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20多期。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农村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增强理论水平。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安排到村里“跟班”学习、到涉农部门“上挂”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要求每名村级后备干部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

动态管,保证质量。实行“窄进宽出”畅通出口,年终组织一次村级后备干部跟踪考察,让党员群众代表集中评议,量化打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对综合考察不称职、群众评议不合格的果断淘汰,并实行“流出一个、补充一个”的动态滚动管理模式,保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目前,已对30多名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调整。

大胆用,发挥能力。建立“两试用”工作机制,即根据后备干部的特长和岗位需求,推荐到村级班子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大胆试用。目前,全区已有50多名村级后备干部调整充实进入了村“两委”班子。300多名后备干部成为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骨干。同时,建立“1十1”结对帮扶制度,开展新老干部结对帮扶,促进成长成才。全区结成帮扶对子500多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