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尖兵”和精锐装备前置基层“最后一公里” 泸州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行动初见成效

2022-03-04 10:17: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舒兰) “请大家文明祭祀,火种不入山,祭祀不烧香,野外不烧荒。”进入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泸县云龙镇应急队副队长罗佳杰在该县云龙镇神灯岩森林卡口,对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宣传劝导。

罗佳杰是泸州14860名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中的一员,也是泸州把救援“尖兵”和精锐装备挺进基层“最后一公里”、把应急救援神经末梢延伸到乡镇、村社、老百姓身边的一个缩影。

布局,队伍来源于基层活跃在一线

怎样科学合理组建布局队伍?市应急委组建专班,深入全市7个区县32个基层一线点位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应急管理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市应急、消防、编办、财政、林竹、自规、水务等成员单位多次讨论会商,形成泸州市《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从队伍建设、组织架构、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明确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

如今,全市29个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126支乡镇(街道)应急队、1486支村(社区)应急分队建成。乡镇(街道)应急队队长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兼任,队员组成覆盖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区县部门派驻人员、公安干警、医务人员、民兵、电力通信供水供电企业保障人员、青年志愿者及企业或在建工地专业技术人员等。村(社区)应急分队队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队员由村(社区)干部、灾害信息员、护林员、山洪和地灾监测员、退伍军人、志愿者等组成。

在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由16人扩充到70人,救援能力从矿山事故单一救援,延伸到森林火灾、洪涝、地震地灾等救援,形成“一专多能、一队多职”应急救援格局;合江县临港街道化工企业众多,通过建设街道消防站,组建13支193人的镇应急队和村应急分队,并与四川天华公司消防队签订联防协议,实现了专职消防队伍、镇村辅助队伍和企业专业队伍“三队合力、专常兼备”;古蔺县龙山镇、茅溪镇、东城消防救援站先后建成,实现了重点区域均有专业救援力量,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显著提高。

队伍来源于基层,活跃在一线。“以前,人少事多能力弱。遇到突发事件,总是无人可用、反应不快。”泸县云龙镇应急办主任周迎庆介绍,在“一主两辅”的基础上,该镇创新纳入了以当地居民、企业代表和退伍军人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一主三辅”基层分级处置应急队伍,30名常备志愿者为第一梯队,接到应急响应通知后,20分钟内就可到达事发地点进行先期处置。

管理,战斗力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

“队伍人员会用救援装备,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说者容易做者难,需要规范化管理、系统化培训。泸州立足实战,全覆盖对基层应急队伍进行轮训、培训;组织基层应急队与国家队、政府队共训共练;针对常见的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灾害类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从实战中切实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

今年年初,市森防指办就邀请省森防指办、省林草局、省森林消防救援总队专家,为基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一把手”培训授课。同时,创新运用“演练+考试”的模式,模拟森林火灾响应要素,采取桌面推演、远程指挥;前线实兵投送、实地处置方式,现场检验基层森防指挥长们的培训效果和临机决策能力水平。

模拟实景、贴近实战,像这样的演练在全市各地相继铺开。

“龙凤镇凤林村2社附近有火点,请立即组织镇村应急队伍前往扑火并组织转移受威胁村民。”叙永县以信息接报、疏散群众、协同作战等内容拉开森林火灾应急演练,检验“一主两辅”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出动、科学扑火、正确避险等实战能力。

同一天,在泸州主城区龙马潭区,则聚焦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应急演练,检验该区各级队伍应对该类型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通过常态化的应急演练,队伍人员从理论培训中走出,在实战中不断熟练强化装备操作,对在应急状态下该去哪里、干什么、怎么干逐渐清楚明白。

为了提高队伍实战能力,泸州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整个过程中,都将装备问题作为重点之一。去年11月,市应急委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通知》,从个人防护、抢险救援、应急通信、应急照明、应急医疗等类别,明确装备配备标准。

截至目前,126个乡镇(街道)应急队按需新增配置发电机、生命探测仪、对讲机、灭火器、风力灭火机、水泵、探照灯、应急头灯、救生衣等装备。部分易致灾的村(社区)应急分队分别配置手电筒、砍刀、铁扫把、救生衣、发电机、灭火器、喊话器等应急物资,增强了装备配备的实用性。

创新,闯出一条通往现代应急智慧路径

有了队伍,如何实现应急联动?以“智慧应急”为指引,泸州打造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探索现代化应急路径。

该平台融合公安、交通、住建、气象、水务、林竹等20个部门34个系统2.9亿条数据信息,打通数据壁垒,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配备卫星通信、无人机、布控球等智能化装备,形成了资源共享、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和调度指挥“一张网”,实现远程调度指挥、抢险救援“看得见、喊得应、调得动”。

此外,还在重点灾害防范偏远乡镇配备61部“天通一号”卫星电话,运用手机、村村响、对讲机、护林员巡护定位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搭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民(企业、工地)五级应急通讯和指挥网络,做好重大灾害“三断”情况下的通讯保障。

前不久,在泸州市2022年森林火灾检验性演练中,来自四县三区应急系统的23名通信员,将应急指挥、视频处理、音频和网络通讯四大系统进行融合,利用单兵、布控球、无人机等设施设备和4G网络在10分钟内完成组网,快速在演练场所临时搭建核心指挥所,有效检验了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的实际效果。

此外,借助信息化,泸州将基层应急队伍纳入应急力量体系,并与川渝滇黔周边10市区签订跨区域应急联动保障协议,形成上下协同、部门协同、军地协同、社会协同和区域协同“五个协同”矩阵,实现应急响应、物资保障快速联动,灾情信息互联互通,物资储备共建共享,闯出一条通往现代应急智慧路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