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李富平 记者 丁一)10月31日下午,“相约乌蒙山·名家看叙永”活动走进乌蒙腹地——“鸡鸣三省”,石英、徐忠志、曹纪祖等30余名全国知名作家、学者、编辑抵达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乡鸡鸣三省,观峡谷赤水之盛境,览乌蒙山系之巍然,赏鸡鸣彝乡之民族风情,同时赠送给大山深处孩子们爱心书籍。
鸡鸣三省: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导游给作家们介绍,鸡鸣三省是指四川、云南和贵州的接壤之地,这里具有山峦环绕、峰耸水秀、深谷林幽的怡人自然特色和天蓝地绿、水碧雾洁的无污染内涵。
记者看到,水潦岔河的直壁和云南的直壁之间是一个深数百米的大峡谷,峡谷中间是闻名中外的赤水河,峡谷之上有卧龙穿崖之高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解说员告诉记者,现在是赤水河枯水期,水小而清,但到了夏季的汛期,峡谷之中飞湍瀑流,逐争喧豗。
与此同时,鸡鸣三省绚烂多姿的民族风情和历史上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所赋予的厚重历史,极大地丰富了鸡鸣三省的内涵和价值。使鸡鸣三省成为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一个旅游胜地。
作家感悟:蜀道—太白有言在先,赤水—升庵所言非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著名诗人牛放抚腕叹道,“黄鹤不过、猿猴愁攀。当年李太白的诗句,说的不一定是这里,但是就是和这里的境状一模一样啊!”。
在鸡鸣三省岔河绝壁之上,作家们有的认真阅读着“鸡鸣三省简介”牌,有的眺望远处悬崖之上贵州的巍巍群山,有的下窥千丈悬崖谷底,有的谈论着赤水河优美的身姿。
导游告诉大家,鸡鸣三省是乌蒙山腹地,赤水河就发源于乌蒙山北麓的云南镇雄,唐朝时叫做赤虺河,意为宛若毒蛇。赤水河具有一路狂奔、穿山行谷、时隐时现的悍然野性,同时也拥有潜藏于下、暗流涌动、不见波光粼粼但闻水声淙淙的缓缓柔情。
著名的巴蜀文化学者、散文家伍松桥接过话说:“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曾经写下‘君不见,赤虺河源出芒部,虎豹之林猿猱路。’的诗句,原来所言不假,赤水河真是一条充满诗意的河流。”
作家观点:鸡鸣三省—大地遗落在荒郊野地未经加工雕琢美玉
在崖边看过鸡鸣三省大概的情况后,作家们走上了横卧在直壁之上的“岔河大堰”。更加直观地临望赤水,下眺天空,上触悬崖。
导游介绍,大堰和云南的白车一河相瞭,一谷之距。40年前,有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数年人工铸成这条大堰,堪称凿壁史上的奇迹。这曾是唯一一条出川进黔入滇之道。
“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不但可以尽览鸡鸣三省天造地设的美景,还可以品味岔河大堰横空而过的甘甜之水,不亦乐乎。”著名小说家邱华栋说,“作家搞创作,就是应该多到基层来,看清自然的真面目,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有价值和内涵。”
“相与尽享美景中,不知西方之既黑。”著名女作家刘馨忆深情并幽默地说。
最后,作家们都感概自然造物之美,盛赞鸡鸣三省是一片大地遗落在荒郊野地未经加工雕琢的美玉。
作家爱心:鸡鸣三省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获赠作家爱心书籍
“作家们的到来,不但带来了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很好的书籍,同时也给我们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千年难遇的文化课。”坛厂九校校长杨德尧告诉记者。
“希望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人民日报》编审、著名作家石英在捐赠仪式上给孩子们说。参观完鸡鸣三省景观后,活动组走进水潦乡坛厂九校,并在学生们热烈的欢迎之中捐赠给学校孩子们价值万余元的电脑和书籍。
“金谷收获时,秋雨胜春霖”、“桃李满园”,在坛厂九校诗词基地活动室,写下这两幅书法后,满怀深情的石英地说:“希望彝乡的孩子们学有所成,坛厂九校桃李满园”。著名作家牛放等也纷纷提笔挥字,书写在鸡鸣三省的感受和体验。
记者从叙永宣传部了解到,此次活动系四川省作家协会、泸州市文联和叙永县政府主办,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叙永的自然奇景、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提高叙永的知名度和形象,为叙永县申报国家革命老区县和争创少数民族待遇县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