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玉蟾街道:做强种子芯片 再生稻良种选育正当时

2025-04-17 13:48: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彭玉杰 文/图)  近日,泸县玉蟾街道水竹林村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科研试验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水稻科研人员与农民一起,分工协作,将不同品种、不同试验样本的秧苗准确地移栽在指定位置。

现场,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大家熟练有序地协作,有的把稳间距绳杆,有的插样本标签,有的则专注于插秧。不一会儿,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便整齐地排列在田里。据了解,人工插秧能更精准地控制秧苗间距,确保每一株秧苗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是保证水稻研究取得更准确数据的关键,不同的试验样本间距不同。

“今年我们再生稻试验的筛选,是按照6寸×9寸来栽的,平时试验我们都是6寸×1尺栽,相对于说再生稻试验密度要稍微大一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波介绍说。

泸县再生稻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广,作为"一种两收"的特色粮作,再生稻对生长条件要求高,必须在温度、阳光、水源条件适宜的地区种植。泸县科研试验基地依托长期实践经验,持续深耕良种选育,通过筛选适配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质再生稻种,为提升单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种业根基。

“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再生稻的选优培优,现在一种主要的栽培模式就是预留行续留再生稻,这种栽培模式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适合这种栽培模式,所以今年在品种选育方面就选定了20来个品种,对这种栽培模式和传统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筛选出更适用于这种模式的品种。在技术方面上主要是做一些肥料高效利用、栽插密度、最佳高产密度与品质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说。

据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科研试验基地承担着水稻育种新方法研究、新品种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控、高产高效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评价等工作。目前,该基地培育出的品香优秱珍、宜优1611、玉龙优1611三个水稻品种已在四川乃至长江上游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良种选育培优和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能,助力“天府粮仓”迈向更高产能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