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蔺云飞 陈湘女 文/图) 当前正值水稻制种母本育秧的关键时节,近日,走进泸县太伏镇伏龙村水稻制种育秧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忙碌地穿梭田间,他们拉线划区、整理苗床、铺设秧盘……随着细密的稻种被均匀撒入秧盘,覆土完成,育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随之结束。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水稻制种的母本育秧,采取秧盘育秧方式,以方便后期机械化插秧,不仅能够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工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插秧的效率。”泸县太伏镇伏龙村9社的制种大户邹学权介绍道,今年我通过“专合社”统一订购1200斤种子,现已完成450斤种子的育秧,全年预计制种400余亩。
据了解,太伏镇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水稻制种公司实行全链条式订单化种植;同时实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向社员供应种子原料、统一进行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统一质量管理、统一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和销售合同(订单),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制种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面对农户对于技术的欠缺难题,我们加强对农户的在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制种的产量,农户参与制种的积极性逐年上升。”泸县太伏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杜晓霞说。
“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太伏镇发展水稻制种产业面积3000余亩,产量约5000吨,形成了以伏龙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双石、沙河、王湾等村的规模化种植示范区。”泸县太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蕾说,近年来,太伏镇以“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构建起集机械化插秧、施药、收割、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制种产业体系,使水稻制种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