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养鹅户年销2万只鹅至重庆荣昌

2025-04-17 16:37:5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杰 文/图) 这几天,泸县石桥镇银朝村五仙山养殖场的负责人徐辉才正忙着给小鹅苗们搬家,在育雏房经过10多天养育的小鹅们,开始进入脱温棚喂养。

近日,在徐辉才的养殖场里,有一只只幼小呆萌的小黄鹅,也有成群结队的大白鹅,它们或嬉戏打闹、或低头啄食。

据徐辉才介绍,养殖场的鹅苗全部买于荣昌区清江镇,品种名为“三花”,这个品种的鹅生长周期短、抗病强、肉质紧实。

泸县石桥镇银朝村距离重庆市荣昌区35公里左右,地理位置相近,开车只需40多分钟就可到达。“我3月底才从荣昌购买了一批鹅苗,大概1300只,这里隔荣昌近,我们需要鹅苗的话,他们都是送货上门。”徐辉才说。

养殖场一般20天左右进一批鹅苗,一批大概1200-1500只,一年要进十五六批。

“养鹅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满月前的雏鹅要接种三次疫苗,把身体底子打好。”徐辉才介绍,刚买回来的小鹅苗,身体比较弱小,必须放在温度32℃左右的脱温棚内进行养殖,并且湿度要适宜。

小鹅苗在经过育雏房、脱温棚养殖后,就可放到林下或水塘散养,整个养殖周期在75-80天。

绿色循环生态养殖

今年,是徐辉才养鹅的第7年。2018年,48岁的徐辉才,怀揣着对养殖业的热情和信心,在石桥镇银朝村租下了一个场地,开始了他的养鹅之路。

“养鹅要尊重鹅的天性,给它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起养鹅,徐辉才滔滔不绝。

养殖场的鹅主要以喂黑麦草和苣菊为主,部分精饲料为辅。“我们按照林下套养鹅的方式进行循环养殖,鹅吃草产生的粪便,用来栽种黑麦草和苣菊,也有商家上门收购鹅粪用来做有机肥,还有周边老百姓用鹅粪来种庄稼。”徐辉才介绍,从喂养到粪污处理,全部实现了绿色循环生态。

这种循环养殖方式不仅能使养鹅所需的饲料成本降低,其产生的鹅粪还能成为林地优质的肥料,可实现“鹅吃林下草、草肥林下鹅、鹅壮林中树”的绿色循环效果。

泸县鹅销往荣昌

目前,徐辉才的养殖基地共有1000多只大鹅待出栏,每只大鹅重9-10斤,预计这批大鹅本周之内就可销往市场。

“我们养殖场的鹅主要销往重庆市荣昌区,用于做卤鹅,荣昌的老板直接开车过来收购,有多少就收多少,所以我们完全不愁销路。”徐辉才介绍,养殖场与荣昌的收购公司签订了订单协议,按市场批发价每斤9-10元进行回收。

据徐辉才介绍,现在养殖场一年出栏2万多只鹅,年产值200多万元。

“现在荣昌卤鹅网上流量火爆,卖得很火,需要我们向荣昌提供大量的鹅。”徐辉才计划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从源头把控好鹅肉品质,争取能年出栏4-5万只鹅,做大做强泸县的“鹅经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