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盼 钱艺丹/文图)近日,位于古蔺县椒园镇育林村的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管护栽种的二荆条。“每亩产量预计能达3000斤,鲜椒按市场价销售,红椒加工成泡椒,亩均增收超过5000元。”育林村村民任云刚在账本上计算着。
目前,椒园镇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订单模式,已发展辣椒种植1200亩,覆盖3个行政村,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预计户均年增收1万元。
“我们正与成渝地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洽谈合作,未来将开发泡姜、芽菜等衍生产品,构建全品类泡菜矩阵。”四川泸名左岸泡菜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军介绍,泸名左岸泡菜产业园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占地14亩,涵盖标准化发酵车间、智能仓储中心等全链条设施,年产能达800吨泡椒及辣椒酱。项目自2024年12月投产以来,已与北京、上海等地餐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二期工程预计投资3000万元,规划占地30亩,规划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2025年启动占地14亩,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厂区建设,包含发酵区、成品仓储、原料仓储、冻库、炒料区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扩容增产。”李小军说。
据统计,该泡菜产业园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余个,人均月工资超3000元;原材料收购季可吸纳临时用工3000余人次,单日最高支付劳务费达12万元;村集体还通过闲置资产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分红,育林村仅厂房租赁一项年收益就达10万元,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赢局面。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泡菜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带动全镇80% 以上农户参与产业链增值分配。”椒园镇党委书记李畅表示,聚焦古蔺县委“一圈四链”战略部署,椒园镇将继续以泡菜产业园为核心,规划建设300亩食品加工集聚区,重点引进调味品、休闲食品等配套企业;依托古金高速通车契机,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打通“黔货入川、川味进黔”通道;同步开发“泡菜文化体验游”,打造集种植观光、加工体验、美食品鉴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