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朱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希望能有专人帮我们对接解决。”日前,四川科瑞德制药相关负责人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项行动中提出诉求。
为此,泸县将精准服务作为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项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四川科瑞德、维思达等30余家重点医药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系统摸排医药产业链需求,形成《泸县医药健康企业问题需求清单》,定位企业痛点堵点,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方向指引,编制《泸县医药产业链全景图谱》,清晰呈现产业上下游企业分布、技术短板及配套缺口,为精准招商和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整合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形成《医药产业链重点服务事项清单》,推出16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实现“基本政务+增值服务”精准供给,让企业办事更省心。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集成法治、金融、科创、用工等13个领域服务,配备“企业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经开区、神仙桥化工园区嵌入企业服务驿站,整合园区运营与产业链服务资源,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协同联动,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多亏了政府搭建的平台,让我们和高校合作更加顺畅,研发效率大大提高。”步长生物相关负责人感慨道。泸县深知,协同联动是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的关键。积极搭建“高校研发+园区转化+企业应用”创新平台,联动西南医科大学、川渝医药行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瑞德制药与清华大学共建镇痛药物联合实验室,促成步长生物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发生物药临床转化项目3个,协助维思达等10家企业完成产品预审查及注册申报,研发周期缩短30%,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服务。
今年以来,泸县通过举办对接活动,促成5家医药企业获贷2.48亿元,单笔最高融资达2亿元,创县域知识产权融资新纪录。出台《泸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企业提供50%的“评估费补贴和30%的利息补贴”政策,为10家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00余万元,助力企业将“知产”变为“资产”,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据医药园区审评服务中心主任周伟介绍,依托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审查评价服务中心,建成新药评价、中试制剂等7大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专家团队‘一对一’服务维思达、天道制药等企业,完成医疗器械产品预检测及报批注册10项,平均审批周期压缩40%。”设立全省首个医药产业园区法庭,构建“预防-调解-审判-执行”四位一体保护体系,创新实施“法治体检+合规指引+纠纷快处”三大工程,为医药园区企业开展法律培训12场次,建立医药产业合规指引清单,今年以来化解涉医药企业纠纷23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机制,健全长效服务“全链条”
“现在审批速度太快了,项目落地时间大幅缩短,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国康药业项目负责人点赞道。泸县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成立由医药健康产业生态链工作专班,每月召开调度会,落实专人协助园区企业快速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
据县行政审批局局长陈琴介绍,泸县推行三阶段并联审批,全面梳理医药产业建设项目《服务事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审批事项由37个单事项整合为12个“一件事”、压减率5%,办结时限由651个工作日压减至182个工作日、压减率72%,助力医药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快落地、快投产。
在天府通办—泸县分站点开设“医药服务”专区,集成政策解读、视频宣传等功能,开发“云数字园区”,为企业提供招商服务、政策智能推送、数字化转型等服务。部署“智能综窗系统”,将128项涉企服务纳入综窗系统办理,实现智能化审批,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充分利用12345热线、政企沟通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平台,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建立12345热线“诉求1小时响应、咨询1个工作日办结、投诉5个工作日办结”的快速响应及办理机制。
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涉企诉求54件,办结率100%,企业满意度达100%,切实做到企业诉求有回应、有落实、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