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代云瑜) “你们企业的标识牌比较老旧,不够清晰,可能会造成职工忽视标识内容而引发安全事故,得尽快更换;另外,防雷接地未设置检测断开口,这一问题也需抓紧整改。”近日,在四川三木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内,参与重大危险源年度安全“体检”的专家组成员一边仔细检查,一边向企业负责人严肃指出安全隐患,并同步给出整改建议。
这场细致入微的安全核查,是7月23日至24日期间,达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专家团队,奔赴合江县开展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核查行动的缩影。
此次行动聚焦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华富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三木化工有限公司3家企业,是两地“消地协作”机制在危化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又一次深度实践。
专家组一行人走到液氨罐区不断提醒企业负责人。“在这个关键的生产环节,你们一定要注意特殊作业安全,尤其是动火作业。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此次专项核查紧扣“关键环节”,形成全方位排查网络。专家团队不仅核查企业自查自改的实际成效,杜绝“纸上整改”,还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审批流程、现场监护措施,以及承包商管理人员的资质证书、培训记录等进行严格核验。同时,对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器材设施的维护保养台账、实际功能状态展开拉网式检查,确保应急装备“拿得出、用得上”。
在随后召开的问题反馈会上,专家组将梳理出的隐患清单逐一反馈:“部分企业自查存在‘重发现、轻整改’现象,个别隐患长期悬而未决。针对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按照整改措施限期落实。”同时,结合企业实际,专家组从风险分级管控、操作规程优化等方面提出了34条具体改进建议。
“非常感谢专家组的专业指导,今天指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我们一定举一反三,积极拿出整改方案,确保所有隐患按期清零。”天华公司负责人在会上表态。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合江县应急管理局迅速行动,将严格按照检查组反馈的问题清单,及时向相关企业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同时,将跟踪指导企业严格遵循隐患整改“五落实”要求,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落实具体整改措施,确保所有隐患按时整改销号,实现闭环管理。引导企业深挖问题根源,完善日常安全风险研判机制,持续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水平,为区域安全生产筑牢“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