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汪静 刘健) “暑假托班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7月30日,把孩子托管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校点后,学生家长张春梅便去上班了。在她看来,孩子现在在托管学校既能学习,又能发展兴趣爱好,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暑假“看护难”的问题。
暑假,是不少家长最为“头疼”的时间。如何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泸州市龙马潭区创新构建“教育部门+国企+工会+学校”四方协同机制,依托8所中小学校点,为4300余名学生提供“暑期看护+特色课程”的暑期托管服务,不仅破解了双职工家庭的“急难愁盼”,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民生服务新路径。
“无人管”到“协同管”
龙马潭区2025年春期开展的13000份问卷显示,超过54%的家庭存在暑期看护刚需。为破解这一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龙马潭区创新推出的“教育部门主导、国企搭台、工会助力、学校承办”多方协同托管模式。泸州市龙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旭阳教育公司作为“总管家”,在区教育体育局支持下,遵循“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坚持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规范课程设置和安全管理。
此外,龙马潭区总工会还为在职职工子女提供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每期托管补助100元,共提供970个补助名额。
今年7月,龙马潭区8个托管服务校点全面启动,首期报名人数突破2800人,二期报名近1500人,总服务规模达4300余人。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玉带河学校托管点,第二期报名的学生中,70%是第一期的“忠实小粉丝”,甚至吸引了江阳区、合江县、叙永县等周边区县160多名学生慕名而来。
“看住人”到“育好人”
7月30日上午,在玉带河学校校点食堂,劳动教育课教师正指导学生揉面、包馅,孩子们专注地制作着传统面点,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学士山学校校点的教室里,学生们分组协作,精心制作水果捞和寿司,在实践中学习营养搭配知识;运动场上,网球、足球等体育课程有序开展,玉带河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爬树活动,他们挥洒汗水,展现青春活力......这一幅幅生动的教育图景,正是龙马潭区创新暑期托管服务的真实写照。
龙马高中学士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燕琴介绍,学校开设了两期托管课程,以“巩固学业+习惯养成”为核心,包括暑期作业辅导以及体适能、科技等特色课程,帮助孩子们告别拖延式假期,在规律生活中实现多元发展。
据了解,各校点结合自身特色延伸出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体育“走班制”成为热门选择,孩子们可以自主挑选田径、篮球、足球、拉丁舞等项目;彩艺画社、童声合唱团、机器人编程等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劳动课尤其受欢迎。从揉面、包馅到下锅煮熟,孩子们全程参与包饺子、抄手、汤圆的过程,最后还能骄傲地打包一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办得了”到“办得好”
近日,龙马潭区《2025年暑期托管满意度调查》显示,家长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托管内容、餐食质量两个核心环节获得了超过95%家长的认可。91.61%的家长认为,减轻暑期照顾压力,而且有安全性和性价比。这样的托管对学生的暑期学习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体现在保障和促进假期作业完成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
玉带河学校托管班老师揭丽萍说,“知道要开展暑期托管后,我调整了7月的出行计划,作为志愿者教师参与到托管工作中,看到孩子们在学校高效完成作业,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成长,我觉得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如今,龙马潭区8所中小学托管校点已成为4300余名孩子的假期乐园,从2023年的“破冰试水”到如今的“纵深推进”,这场暑期托管实践不仅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民生服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