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江阳丨泸州蓝田老街:时空褶皱里的茶·百·道

2025-08-01 13:31: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川观新闻 高启龙 泸州观察 龙欣雨

四川的老街古镇,十有八九都是因水而兴——

水来了,船就来了;船来了,人跟货就扎堆了;人扎堆了,故事跟生意自然也就有了。

泸州的蓝田老街也不例外。但其特别之处在于,所依之水为长江。而且与长江水道交织的是茶马盐道。至于抗战时期蓝田机场的建修,这条老街应该是最早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蓝田老街。周梦颖摄

无论时光多少更迭,蓝田老街就在那里。

青石板缝里渗着盐茶古道的汗渍,木门栓上挂着船工号的余音,连空气里都飘着江风裹来的油香和茶气,这条百年老街,就像块被江水泡软的陈皮,滋味儿越嚼越浓。

盖碗茶里品江湖,茶香中溢出的信息流

每逢农历一、四、七,是蓝田的赶场天。

早上四五点开始,老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除了商户们早早地开门迎客,周围十里八乡的菜农们也是肩挑背扛聚拢而来。人流物流在此交集交织。

“一到赶场天,简直是人山人海,几十年前就是这样。”家住邻玉、打小就经常跟着家人到蓝田赶场的谭先生说,“在这其中,茶馆更是一位难求。”

蓝田老街的茶馆。周梦颖摄

顺着牛市坎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下,不到1公里长的工农路上,就有20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馆。有些茶馆的历史已经有百年之久。

“一杯茶2元钱。”最初,茶馆的功能是给来往的人们驻足解渴,但随着老街的日趋繁华,它的功能发生了超越,成为精神上的一种美学介质。

除了买与卖,来赶场的人们更重要的是到茶馆里坐坐,获取最新的信息,信息的价值很多比金钱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买茶喝相当于是取得了获取信息的入场券。

当然,如果你不想成为发言的主角,可以不用卖茶,围在临街的桌子周围,听听作罢!

“两碗盖碗茶!”九点不到,38茶馆里已经坐满了人,长条凳上,退休船工、菜贩、老街坊围坐一起,好不热闹。

门口的一张方桌四面,分别坐着康大爷、张大爷、周大爷和王大爷。其中,王大爷是早上从龙马潭区鱼塘街道赶来的,只要有空,赶场天他都会来。

“我爷爷那辈,茶馆后院就是‘信息交易所’,船期、物价,都在这儿交换!”张大爷自豪地说道。

为能躬身入“局”,笔者和同伴买茶后悄悄靠近。

“你看前几天广东东莞发布了促进服务消费的方案,估计是喊大家要多消费哦。”

“南瓜只长叶子不结果的话,你只需要拿个小刀子在根部的腾腾上插进去一刀就可以了。”

氤氲茶香中,他们的话题从“长江禁渔”聊到“渝昆高铁通车”到“泸州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再到哪家哪户的婚丧嫁娶。

临近中午,场了人散,这些新潮的信息随着人群的褪去散发到千家百户。

江风里的老街魂:百年烟火氤氲的百种行当

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隐约可见的车辙印,至今还能摸出当年的“车水马龙”。

蓝田老街的石板路。龙欣雨摄

“你晓得不?解放前蓝田渡的热闹,比现在春熙路还凶!”掀开卷帘门,77岁的税世营老人坐在竹椅上,手指比画着,“那时候长江上的船都要在这儿停靠,光是卸货的挑夫就有上百号人!”

税世营爷爷那辈,老街上全是各地客商。像湖北的麻布商、陕西的药材贩子、云南的马帮头子,一边喝茶一边谈生意。“谈成了就敲碗定音,只要盖碗发出‘叮当’声,就说明有一单生意要谈成了!”

经历百年洗礼,除了茶馆之外,如今,蓝田老街上至少还有百余家铺面,而这百余家铺面里所销售的货物也是千姿百态,从日用品到农产品应有尽有。货品的供应牵连着千行百业千家百户。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连接泸州城乡要素互通的集散地和供给场。

从清代至今,在蓝田老街的街头,无数的达官贵人、士大夫、将军学子、骚人墨客,他们无论是小住还是路过,不管是游历览胜还是经商求学,都参与和见证了这个地方繁华。

在无数过客的品味中,蓝田的老街的过客饮食也是大浪淘沙优胜略汰。“随便进一家苍蝇馆子,味道都很巴适。”老泸州人杨源流说。“那不晓得是迎合了多少人的口味后沉淀下来的。”

如今在宪桥附近,一家没有挂牌的蹄花面,每天的生意都是超级火爆,不少城里人都是专程前往。“好味道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不断改良。”店主陆先生说。

百道能通天下:蓝田老街的蓝色梦

蓝田之蓝,最初在于其颜色。

陈鑫明先生著作的《江阳古场古镇》分析说,传说清康熙年间,移民填川落业于此,在场周围广种玉蓝(一种蓝色植物染料),在场上兴办家居布的染坊,蓝色染水流布场镇,所染布晾晒于场口外,河坝上与蓝相映衬,大片田土、大片河滩皆呈蓝色,因而取名蓝田场,又因场在坝的中央,故又称蓝田坝。

一种蓝色成就了一个产业,而这样的产业的背后实际上是这里的百道能通天下。

茶马盐道在蓝田坝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加上其便捷的交通条件,注定了这里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明清时期,蓝田渡就是川南重要的盐茶中转站:云南的茶叶、自贡的井盐、泸州的老窖酒,大多在这儿上船下船。

时至近代,随着川滇公路和蓝田机场的修建,大批物资经滇缅公路、进入泸州,从长江、沱江中转,从成渝公路,从空中航线转运全国各地。

近水楼台的蓝田镇,凭借地域优势和西南交通枢纽的条件,成为战时大后方物流中心。

蓝田机场让蓝田老街更早更快离天空蓝更近。虽然在2020年底蓝田机场搬迁至别处,但蓝色的梦想一直刻在老街人的梦想里。

牛市坎社区。周梦颖摄

家住牛市坎社区的陆大娘今年75岁,身体力健的她每天都会挑上自己种植的藤藤菜到老街上卖,低头俯首之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

“我的孙子在重庆上大学,你们晓得上的什么专业不?”

“他现在已经在天津上班了,是搞无人机和低空经济的,也算是开飞机的哦。”

蓝田之蓝,现在不仅仅因为其颜色之蓝,更在于这片老街的历史之古深似蓝海,更在于这里的人们一直怀揣蓝色的梦想,憧憬着蓝色的希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