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烟粮套作、一地双收促振兴

2025-08-12 17:01: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牟仕香 文/图)  广袤的烟田连着远处的青山,绿油油的烟株在风中摇曳。目前,叙永山区烤烟生产已进入采收后期。一场大雨后,亮出来的行垄间,大豆长势正旺,预示着烤烟采收完成后,还有“新一轮”丰收的希望。

从单打独斗到支部聚力

“从育苗到移栽,支部全程组织培训、协调资源,今年我家烟田病害少了、长势也比去年更旺,预计亩均增收至少10%。”在7月25日开展的一场生产技术培训会上,种植户王思文信心十足地分享经验。

近年来,水潦烟点坚持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员+农户”“党员+技术员”结对帮扶机制,改变农户以往“单打独斗”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环节融入党建网格,推动党业深度融合,解决在产业发展中信息不对称、资源难共享等难题,将资源聚集在产业链上,将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不断增加烟农发展的信心。

从单人劳作到机械赋能

叙永山区,水潦彝族乡的烤烟种植面积达4600余亩,高度机械化种植是实现烤烟种植面积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水潦烟点的机械化培土演示区,两台新型培土机在技术员操作下高效作业,短短40分钟便完成一亩烟田的培土覆垄。烟农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使用农业机械,体验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

“使用机械化作业较传统人工单一劳作效率能提升2倍以上,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烟点负责人牟仕香介绍,“机械化培土不仅能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增强烟株抗倒伏能力。现在我们大力推广机械化培土、植保,预计能降低农户生产成本15%,推动亩均效益提升至5000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潦烟点还引入了植保无人机,凭借其低空飞行、精准喷洒的特点,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烟田,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在烟叶采收关键期,又引入吊运无人机,解决了山区复杂地形的运输难题,有效防止烟叶青痕,为传统烤烟提质增效插上了科技翅膀。

从单一种植到综合增益

既要稳定种植面积,又要稳定种植主体,还需增加农户收益。一块田里如何种出两份收益?复合套种可以解答。

烤烟套种大豆,一田两收,既保“金叶子”又稳“粮袋子”!在水潦彝族乡高坪村,“粮烟套作”模式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

“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周期,利用烟田剩余肥力种植大豆,每亩可产大豆220斤左右,亩增收达700余元。”牟仕香算了一笔账,大豆根系有固氮作用,可为烟田提供天然肥料,提升土壤肥力,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水潦彝族乡已试点推广‘烟+豆’‘烟+红薯’等复合种植模式3000余亩,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得到了进一步释放,预计带动农户综合收益增长约30%。”

农田“四季不闲”,这片沃土正通过一片片“黄金叶”、一颗颗“金豆子”实现绿水青山与致富梦想的和谐共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