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罗兴 泸州频道 张其 文/图)“我们要趁着早上凉快,把今天要售卖的桂圆赶紧摘下来装框。”近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三教村的桂圆林间,村民陈于树一边麻利地采摘果实,一边抽空介绍道。
当前,龙马潭区的早熟桂圆已进入集中采摘期。走进胡市镇三教村的桂圆林,一串串饱满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穗将枝桠压得微微低垂。村民们挑着箩筐穿梭林间,把成熟的桂圆摘下后,再装框、称重、搬运……
“我们的桂圆不愁卖,大多是‘订单式’采摘。”陈于树继续介绍道,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泸州、成都、重庆的客商每年都来,买主订多少我们采多少,保证新鲜度,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今年,他种植的50多棵桂圆树预计能带来约6000元收入。
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州桂圆以肉厚鲜嫩、果汁香甜闻名,而早熟桂圆因比普通品种提前10余天成熟,凭借“上市早、产量稀”的优势,成为水果市场的“香饽饽”。龙马潭区胡市镇三教村500亩桂圆林今年预计总产量达20万斤,总产值约20万元。
“线上线下渠道双发力,销路越来越宽了。”龙马潭区胡市镇三教村党总支书记徐苹介绍,村民们不仅将桂圆运往线下市场,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让新鲜桂圆直达消费者手中。
除了早熟品种,龙马潭区积极延伸桂圆晚熟优势。以特兴街道桐兴村为主要种植区的晚熟桂圆品种,通过优新晚熟品种改良,实现错峰上市,进一步拓宽了产业空间。近年来,当地推广大树低位嫁接、轮枝结果、绿色防控等技术,既优化了品种结构,又提升了果实品质,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该区4万余亩桂圆林年均产果6000吨,产值约4000万元,早熟与晚熟品种错峰上市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据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辜润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引导农户开展龙眼优新品种高换,加强高换龙眼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进一步延长桂圆收获成熟期,助农增收。